當前,迎峰度夏已進入關鍵時期
經濟回升疊加高溫天氣
使得能源電力安全保供的復雜、艱巨程度攀升
在7月26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歐鴻介紹
入夏以來全國日調度發電量三創歷史新高
最高達到301.71億千瓦時
較去年峰值高出15.11億千瓦時
全國最高用電負荷兩創歷史新高
最高達到13.39億千瓦
較去年峰值高出4950萬千瓦
隨著迎峰度夏進入“尖峰”時刻
虛擬電廠(VPP)正在走進現實
為電力保供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為此,央視財經頻道特別推出
《虛擬電廠走進現實》專題報道
重點關注了等生動實踐案例
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此前我們詳細介紹過,虛擬電廠通過先進的信息通信技術和監測控制技術,將海量分布式發電、需求側和儲能資源聚合并統一協調控制,從而作為一個特殊電廠參與電力市場和電網輔助服務并獲取收益。
這些電力負荷資源包括我們身邊熟悉的空調、充電樁、儲能等等。那么,虛擬電廠如何把這些分散的資源用好并獲得收益呢?
答案就是——“算力”。而“電力+算力”具有聚沙成塔的神奇魔力,正在促進新業態的加速發展。
浙江金華虛擬電廠指揮中心
在央視報道中,我們可以看到
在浙江金華義烏小商品市場
一棟商業樓宇剛剛接入虛擬電廠平臺
在用電高峰時
可以通過調節空調溫度、照明等來實現調峰
參與調節的每度電可以獲得8元的收益
在浙江金華虛擬電廠的指揮中心
可以智能管控樓宇空調等負荷資源
實時調整溫度
還能與電力交易中心互通
讓資源供應方獲取經濟收益
金華全域虛擬電廠由浙達能源(ZD·POWER)建設運行,2023年6月建設完成投入運行,按照“1全2系3層3景”思路全面推進。
1全:面向金華全地域、廣資源接入、多專業配合;
2系:分時分類體系與分層分區體系;
3層:虛擬電廠整體業務流程中構建的調度層、運營層以及資源層;
3景:虛擬電廠目前主要的三大業務場景,即需求響應、電力輔助服務以及面向電力市場的自主調節。
浙江金華虛擬電廠指揮中心
開展“分時分類、分層分區”靈活資源池建設
面對向復雜多樣應用場景,需要對資源進行不同的分時管理。應對設備重過載等局部問題,基于電網網架拓撲,進行靈活資源的分層分區聚合調用。
打造靈活資源開發匯聚的虛擬電廠應用
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虛擬電廠智慧運營應用與區域電網靈活資源調度應用。
點滴資源、千瓦必爭
將碎片化資源進行歸納分類,以能源、工業、建筑、交通、農業、居民生活以及新興負荷等“6+1”行業分類為框架,以源性、荷性和源荷雙性為關鍵標簽,實現分布式點滴資源有效聚合。
多元靈活、高效管理
從剛性直控、柔性直控等細分場景出發,通過分路負控終端、集中器等多種物聯技術,構建較強適應性的感知聚合方案。
市級部署、兩級應用
市級層面統一部署,各級聚合商以級聯方式接入,其他縣域資源通過能源管理終端以直連方式接入。市縣兩級劃分使用權限,市縣各縣獨立調控和應用。
浙江金華虛擬電廠指揮中心
精準響應提升系統調節能力
累計接入可調資源31.22萬千瓦,具備最大8.61萬千瓦實際調節能力。
參與數字化成果和示范項目
項目入選浙江省公司2022年數字化牽引實踐成果,納入省能源局2023年浙江省新型電力系統試點。牽頭編制虛擬電廠模型規范團體標準。
錨定建設目標發揮實際效用
2023年聚合50萬千瓦可調資源,具備最高15萬千瓦可調能力,在迎峰度夏(冬)期間發揮保供電作用。
浙達能源是國內首個實現虛擬電廠全鏈路貫通運營的運營商,早在2019年就開始研發虛擬電廠相關技術、系統平臺、終端硬件,并落地建設運行至今,陸續在浙江、江蘇等地建有虛擬電廠平臺。這些源網荷儲一體化虛擬電廠聚合管理、控制運行著幾千個能量單元,實現了分布式多類型能源資源的高效運行。
自去年起,浙達能源圍繞著園區、高耗能企業開展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規劃、開發、建設,并通過源網荷儲一體化的能量管理和虛擬電廠進行運行與交易,切實提升了一體化項目中新能源的收益率,大大降低了工商業用戶的能耗費用和用能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