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海量間歇性、波動性、隨機性的分布式新能源直接并網,電力系統運行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給傳統配電網帶來更復雜的矛盾和挑戰,但也提供了配電智慧化發展的新機遇。江蘇聚焦實體經濟、蓄力制造業,三吳大地的能源挑戰來自傳統資源短缺,也來自制造業大省高質量發展所必需的能源需求。浙達能源結合當前配網檢修調度中遇到的困難,開展創新性技術研究,以配電網新升級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助力“強富美高”新江蘇高質量發展。
一、配網檢修調度的挑戰
目前江蘇全省有28000多條中壓線路,采用片區管理形式,配網指揮一年至少處理上千起故障、上萬條缺陷信息、與現場進行上百次溝通交互。配電網規模不斷擴大,信息化建設推進,配網指揮涉及的信息大幅增多,給配網檢修調度指揮帶來難題:
(1)調度人員有限且更換頻繁,缺乏系統性調度人員身份認證方法;
(2)調度發令模式復雜且安全性沒有保障,缺乏調度指令核驗方法;
(3)人工處理流程繁瑣,重復率高,效率偏低,業務“擁堵”和人員壓力凸顯;
(4)大量重復性的發令、收令、核對等工作,缺乏智能化設備替代人工。
因此,高效地調控有限電力能源以及處理各類設備問題,滿足社會生產生活的需求,成為當前推進配電網自動化、信息化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
二、配網調度安全控制技術研究
針對以上調度問題,浙達能源開展對不同模式下的配網調度安全控制技術研究。通過AI大模型技術的引入和虛擬AI調度員的應用,以提高配網調度的工作效能,為電力系統平臺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通過集成先進的AI大模型技術構建一套智能化的調度人員身份驗證系統。該系統能夠綜合調度人員的多源信息,如生物識別數據、歷史操作記錄等,通過深度學習算法進行深度分析和處理,從而實現對調度員身份的精準識別。當調度員的身份被成功識別,系統能夠自動將這一認證過程轉化為文本指令,記錄并保存調度員的身份認證結果。
該系統還具備對文本指令的規范性進行安全校核的能力。通過內置的規則引擎和智能算法,系統能夠對文本指令進行自動檢查,確保其符合預定的格式和規范要求,從而有效防止因人為錯誤或惡意操作導致的安全風險。這種基于AI大模型的調度人員身份驗證系統不僅提高了調度操作的效率和準確性,還大大增強了配網調度的安全性。
同時,我們致力于研究面向調度收發令場景的多模式身份認證技術,探索不同模式下虛擬AI調度員,以適應不同調度場景的需求。虛擬AI調度員具備對配網報警信息的瞬間判斷、瞬時處理能力,保障調度指令的管理、安全傳輸,將調度人員從重復性勞動中解放出來,工作效能得到極大釋放;在經過深度學習后,AI調度員可以快速完成海量數據處理,并確保調度指令正確實施,避免人為失誤,真正實現減負增效。
三、總結
該研究有利于多模式下配網調度指令的安全管控,可依托配網調度系統進一步提升調度的安全性與規范性,為我國調度與人工智能領域的結合提供新思路,為促進人工智能領域與檢修調度領域的可操作解決方案提供經濟、有效的途徑;研究成果滿足多元應用場景需求,未來將推廣到其他省份,代表配網新質生產力的數智配電網建設將大幅提高效率,推動配電網高水平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