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兩年來,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等部委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勵建設虛擬電廠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及系統調節。政策利好之下,民生證券、華安證券、中金公司等多家券商先后在研報中看好虛擬電廠,相關概念股也應聲而漲。
此前我們分享了虛擬電廠的概念和相關案例,虛擬電廠是現階段實現大范圍節能降碳的經濟可行辦法,也是我們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今天我們聚焦國家和地方政策,一起感受屬于虛擬電廠的新風口到來。
盡管現階段我國的虛擬電廠仍處于起步階段,但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早在2015年發布的《關于促進智能電網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就已明確提到:
“推廣區域性自動需求響應系統、智能小區、智能園區以及虛擬電廠定制化工程方案;依托示范工程開展電動汽車智能充電服務、可再生能源發電與儲能協調運行、智能用電一站式服務、虛擬電廠等重點領域的商業模式創新。”
可見國家層面對虛擬電廠的關注由來已久,近兩年來更是頻頻出臺相關文件,持續推動虛擬電廠的更進發展。
完善電力需求響應機制。推動電力需求響應市場化建設,推動將需求側可調節資源納入電力電量平衡,發揮需求側資源削峰填谷、促進電力供需平衡和適應新能源電力運行的作用。拓寬電力需求響應實施范圍,通過多種方式挖掘各類需求側資源并組織其參與需求響應,支持用戶側儲能、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分布式發電等用戶側可調節資源,以及負荷聚合商、虛擬電廠運營商、綜合能源服務商等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和系統運行調節。明確用戶側儲能安全發展的標準要求,加強安全監管。加快推進需求響應市場化建設,探索建立以市場為主的需求響應補償機制。全面調查評價需求響應資源并建立分級分類清單,形成動態的需求響應資源庫。
大力提升電力負荷彈性。加強電力需求側響應能力建設,整合分散需求響應資源,引導用戶優化儲用電模式,高比例釋放居民、一般工商業用電負荷的彈性。引導大工業負荷參與輔助服務市場,鼓勵電解鋁、鐵合金、多晶硅等電價敏感型高載能負荷改善生產工藝和流程,發揮可中斷負荷、可控負荷等功能。開展工業可調節負荷、樓宇空調負荷、大數據中心負荷、用戶側儲能、新能源汽車與電網(V2G)能量互動等各類資源聚合的虛擬電廠示范。力爭到2025年,電力需求側響應能力達到最大負荷的3%~5%,其中華東、華中、南方等地區達到最大負荷的5%左右。
完善適合新型儲能的輔助服務市場機制。推動新型儲能以獨立電站、儲能聚合商、虛擬電廠等多種形式參與輔助服務,因地制宜完善“按效果付費”的電力輔助服務補償機制,豐富輔助服務交易品種,研究開展備用、爬坡等輔助服務交易。
因地制宜建立發電容量成本回收機制。引導各地區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市場化的發電容量成本回收機制,探索容量補償機制、容量市場、稀缺電價等多種方式,保障電源固定成本回收和長期電力供應安全。鼓勵抽水蓄能、儲能、虛擬電廠等調節電源的投資建設。
積極支持用戶側儲能多元化發展。鼓勵圍繞分布式新能源、微電網、大數據中心、5G基站、充電設施、工業園區等其他終端用戶,探索儲能融合發展新場景。鼓勵聚合利用不間斷電源、電動汽車、用戶側儲能等分散式儲能設施,依托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結合體制機制綜合創新,探索智慧能源、虛擬電廠等多種商業模式。
加快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構建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推動清潔電力資源大范圍優化配置。大力提升電力系統綜合調節能力,加快靈活調節電源建設,引導自備電廠、傳統高載能工業負荷、工商業可中斷負荷、電動汽車充電網絡、虛擬電廠等參與系統調節,建設堅強智能電網,提升電網安全保障水平。積極發展“新能源+儲能”、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儲能系統。制定新一輪抽水蓄能電站中長期發展規劃,完善促進抽水蓄能發展的政策機制。加快新型儲能示范推廣應用。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構建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到2025年,新型儲能裝機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左右,省級電網基本具備5%以上的尖峰負荷響應能力。
關于推進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的指導意見
充分發揮負荷側的調節能力。依托“云大物移智鏈”等技術,進一步加強源網荷儲多向互動,通過虛擬電廠等一體化聚合模式,參與電力中長期、輔助服務、現貨等市場交易,為系統提供調節支撐能力。
區域(?。┘壴淳W荷儲一體化。依托區域(?。┘夒娏o助服務、中長期和現貨市場等體系建設,公平無歧視引入電源側、負荷側、獨立電儲能等市場主體,全面放開市場化交易,通過價格信號引導各類市場主體靈活調節、多向互動,推動建立市場化交易用戶參與承擔輔助服務的市場交易機制,培育用戶負荷管理能力,提高用戶側調峰積極性。依托5G等現代信息通訊及智能化技術,加強全網統一調度,研究建立源網荷儲靈活高效互動的電力運行與市場體系,充分發揮區域電網的調節作用,落實電源、電力用戶、儲能、虛擬電廠參與市場機制。
全國各個省份的地方政府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先后出臺了相關政策文件。其中,山西省在今年6月印發的《虛擬電廠建設與運營管理實施方案》明確了虛擬電廠的類型、技術要求、參與市場、建設及入市流程等,為虛擬電廠的建設、管理和實際落地運營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基礎。
“負荷類”虛擬電廠:指虛擬電廠運營商聚合其綁定的具備負荷調節能力的市場化電力用戶(包括電動汽車、可調節負荷、 可中斷負荷等),作為一個整體(呈現為負荷狀態)組建成虛擬電廠,對外提供負荷側靈活響應調節服務。
“源網荷儲一體化”虛擬電廠:指列入“源網荷儲一體化”試點項目,建成后新能源、用戶及配套儲能項目通過虛擬電廠一體化聚合,作為獨立市場主體參與電力市場,原則上不占用系統調峰能力,具備自主調峰、調節能力,并可以為公共電網提供調節服務。
提高電力需求側響應能力。發揮電力在能源互聯網中的紐帶作用,挖掘需求響應資源,聚集大型商務樓宇、電動汽車和儲能設施等資源,建設虛擬電廠。建立市場響應的交易政策,完善輔助服務市場機制,積極引導用戶參與電力需求側響應。到2025年,電網高峰負荷削峰能力達到最高用電負荷3%-5%。
推動大數據、云計算、5G等信息技術在能源領域應用,構建智慧能源體系。集成信息系統與能源系統,實現對系統運行狀態的精準監測和實時管理。依托現代信息通訊及智能化技術,加強全網統一調度,建設“源網荷儲”協調發展、集成互補的能源互聯網。鼓勵風電、太陽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的智能化生產,依托新能源、儲能、柔性網絡和微網等技術,實現分布式能源的高效靈活接入。推動新型電力設施、關鍵裝備技術、信息通信技術研發示范,拓展人工智能在設備運維、電網調度、安全管控等領域應用。支持智慧電廠、新能源集控平臺建設,促進多種類型能源網絡互聯互通、多種能源形態協同轉化。實施城市配電網供電可靠性提升行動和配電網網架優化行動,提高各級電網智能化水平。依靠能源技術,在開發區、產業園區、旅游景區積極推廣開展“互聯網+”智慧能源試點示范。推動多種能源的智能定制,合理引導電力需求,支持虛擬電廠、負荷集成商等新型需求側管理模式發展,培育智慧用能新模式。
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協同發展。通過優化整合本地電源側、電網側、用戶側資源,合理配置各類儲能,研究建立電網企業、電源企業和部分用戶共同承擔儲能等調節能力建設的責任機制和投資回報機制,探索不同技術路徑和發展模式,在重點地區謀劃一批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鼓勵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內部聯合調度,鼓勵電網企業聯合社會資本建設以大規模共享儲能為支撐的區域性“虛擬電廠”。
創新智慧調控技術。依托華北電力大學低碳高效發電技術河北省重點實驗室,研究多元儲能性能及響應特性,加強與電網企業、新能源發電企業的密切合作,優化源網荷儲多時空尺度協同調控策略。大力攻關規?;瘍δ芟到y集群智能協同控制關鍵技術,開展分布式儲能系統協同聚合研究,著力破解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帶來的電網控制難題。積極應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開展儲能多功能復用、需求側響應、新能源主動支撐、虛擬電廠、云儲能、市場化交易等領域關鍵技術研究。
按照國家《電力并網運行管理規定》《電力輔助服務管理辦法》,研究出臺相關實施細則。加快完善調峰輔助服務市場機制,支持新型儲能回收成本、獲取收益,推動調峰成本向用戶側疏導。加快推進電力現貨建設,探索現貨市場運行期間由現貨電能量市場代替調峰市場,形成有效激勵儲能調峰的市場化分時價格信號。研究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的準入條件、交易機制和技術標準,明確相關交易、調度、結算細則。因地制宜完善“按效果付費”的電力輔助服務補償機制,豐富輔助服務交易品種,研究頂峰、調峰、調頻、爬坡、黑啟動、慣量支持等輔助服務模式。推動新型儲能以獨立電站、儲能聚合商、虛擬電廠等多種形式參與輔助服務,鼓勵配建形式的儲能與電源聯合作為一個整體參與市場交易。
加強電力應急調峰儲備能力建設。增強電力供給側靈活調節能力,合理配置應急備用和調峰電源,加快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推進火電機組靈活性改造,因地制宜發展天然氣調峰電站并引導新建機組配置FCB功能和孤網運行能力,鼓勵珠三角中心城區的分布式氣電配置黑啟動運行能力,建設一批儲能電站。大力提升電力需求側響應調節能力,研究建立源網荷儲靈活高效互動的電力運行與市場體系,鼓勵各類電源、 電力用戶、 儲能及虛擬電廠靈活調節、 多向互動。力爭到2025年,電力需求側響應能力達到最高負荷的5%左右。
提升電力系統靈活可靠性。積極探索發展新型儲能設施,試點建設氫儲能和蓄冷蓄熱儲能等項目,建成一批電源側、電網側和用戶側的電化學儲能項目。推動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推進虛擬電廠建設,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開展電力需求側響應,到2025年,電力精準負荷響應能力擴大到千萬千瓦級,負荷側調峰能力達到全社會最高負荷的5%。
加快完善電力市場。建立健全以電力“中長期+現貨交易”為主體的省級電力市場體系。發揮電力中長期市場“壓艙石”作用,進一步完善市場規則,培育市場主體,擴大市場規模。開展省內風光電、外來電和用戶參與現貨市場試運行,實現現貨市場持續運行。支持虛擬電廠、儲能方參與市場交易,充分發揮其調峰、調頻等輔助服務作用。通過市場機制、利用價格手段實施電力需求側管理,引導用戶主動錯避峰。實現電力交易中心獨立規范運行。
智慧能源創新基地。以提升能源系統綜合效率為目標,實施能源大數據創新應用、“風光水火儲”一體化、“源網荷儲”一體化等示范工程,布局建設一批能源云平臺、智能電站、虛擬電廠、分布式能源站、儲能示范項目,推進能源全領域、全環節智慧化發展。
虛擬電廠的東風已至,能源互聯、綠色低碳的未來正向我們走來。面對風口,許多企業紛紛開始踏入虛擬電廠領域,以冀從中分享紅利。然而,虛擬電廠作為一個系統工程,關隘眾多、權責重大,更需要一支專業、專注的團隊,才能真正地乘風而起、贏得未來。
服務熱線:4001-523-588
電話總機:0571-86070728
公司網站:www.zdpowertec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