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以來,能源局密集發文推動虛擬電廠發展,2027年目標2000萬千瓦調節能力,萬億市場蓄勢待發!
2025年4月,國家能源局政策發布進入“虛擬電廠專題周”!自4月11日《關于加快推進虛擬電廠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后,能源局公眾號連續多日推送相關政策解讀、典型案例及市場機制文件,釋放強烈信號:虛擬電廠已從試點探索進入規?;l展新階段!
政策密集度創紀錄:
? 4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加快推進虛擬電廠發展的指導意見》。文件明確了虛擬電廠的定義和功能定位,強調其對增強電力保供能力、促進新能源消納、完善電力市場體系的重要作用。文件提出,到2027年,虛擬電廠建設運行管理機制成熟規范,參與電力市場的機制健全完善,全國虛擬電廠調節能力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到2030年,虛擬電廠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展,各類商業模式創新發展,全國虛擬電廠調節能力達到5000萬千瓦以上。此外,文件還強調了加快培育虛擬電廠主體、豐富虛擬電廠商業模式、提升虛擬電廠建設運行管理水平等重點任務。
? 4月12日:我國將建更多虛擬電廠,大力發展虛擬電廠并提升源網荷儲協同互動水平。近年來,各地和相關企業積極探索虛擬電廠建設,廣東、山東、山西等省份發展較快。其中深圳虛擬電廠已聚合6萬+可調資源,削峰能力等效百萬千瓦級電廠。相關案例展示了虛擬電廠在實際應用中的巨大潛力和價值,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同時,強調國家將鼓勵民營企業等各類社會資本結合自身優勢參與虛擬電廠投資、建設和運營,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形成多元化的投資和運營格局。
? 4月13日:規范虛擬電廠運營以推動其高質量發展。通過政策引導和規范,推動虛擬電廠在技術、管理和市場等方面不斷突破,提升其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 4月14日:強調健全虛擬電廠全過程管理的重要性。這包括完善虛擬電廠的建設、運行、管理等各個環節,確保虛擬電廠的高效運作和安全穩定。同時,提出通過技術革新與管理升級,增強虛擬電廠的發展動能。
?4月15日:再次強調《意見》以技術革新與管理升級為主線,提出構建覆蓋聚合響應、并網調控、智能計量、數據交互、安全防護的全環節標準體系,有助于推動虛擬電廠實現“可觀、可控、可測、可調”,提升其在電力系統中的作用和價值。
新能源消納壓力劇增,亟需靈活性調節資源
風光發電占比快速提升:截至2025年,我國新能源裝機占比已超15%,但風電、光伏的間歇性和波動性導致電網調峰壓力巨大。
虛擬電廠的調節能力:通過聚合分布式光伏、儲能、可調負荷等資源,虛擬電廠可靈活削峰填谷,減少棄風棄光。
電力保供形勢嚴峻,虛擬電廠成關鍵支撐
尖峰負荷屢創新高:隨著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電氣化加速,電力需求持續增長,夏季、冬季用電高峰保供壓力加劇。
傳統調峰手段不足:火電靈活性改造有限,抽水蓄能建設周期長,而虛擬電廠可快速響應。
電力市場化改革深化,需新型市場主體參與
現貨市場全面鋪開:2025年省級電力現貨市場基本全覆蓋,虛擬電廠可參與電能量、輔助服務、需求響應等多類型交易,增強市場活力。
價格信號引導資源優化:虛擬電廠通過市場化收益激勵用戶參與調節,形成可持續商業模式。
提升能源系統效率,助力“雙碳”目標
減少化石能源依賴:虛擬電廠聚合分布式清潔能源,降低煤電調峰需求,推動能源結構綠色轉型。
綜合能源服務拓展:結合節能、碳交易等增值業務,虛擬電廠可提升全社會能效水平。
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能源數字經濟
技術融合創新:AI調度、區塊鏈等數字化技術賦能虛擬電廠,提升資源聚合效率(如深圳實現毫秒級響應)。
民企參與激發活力:政策明確支持民營企業占比不低于30%,推動商業模式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