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月15日訊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莆田市堅持把“四下基層”作為重要抓手,依托“全市一張圖、全域數字化”平臺和“黨建引領 夯基惠民”工程,把“實”的要求貫穿始終,實現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建章立制5項重點措施有機融合。 在第二批主題教育中,莆田各單位、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黨員干部參與其中。全市開展群眾“家門口”的“微黨課”“微宣講”7240場次,覆蓋63萬多人。 學為先 開好頭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莆田市用好用活自身獨特資源優勢,對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先后19次到莆田調研考察進行認真梳理,聚焦習近平總書記治理木蘭溪的重要理念,深化場景式學習,把黨的創新理論講深講透講活。 莆田市精心設計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莆田木蘭溪的孕育和實踐》等12門特色課程、《木蘭溪治理:追尋人水和諧共生的生態范本》等12種特色學習材料,并深挖理論實踐“富礦”,推出12個特色教學點,編排“水上巴士”等7條現場教學線路,開展10項特色實踐活動,引導黨員干部、群眾深刻感悟黨的創新理論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 以“黨建引領 夯基惠民”工程為基礎,莆田市深入實施“黨課送到群眾家門口”行動。全市800多名縣處級領導干部帶頭進網入格,帶動3.4萬余名在職黨員主動到村社區(小區)“上黨課”。 他們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具體生動的案例、富含莆仙特色的演繹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講好群眾“家門口”的“微宣講”“微黨課”,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進村入格。 辦實事 解民憂 近年來,莆田市持續推進“黨建引領 夯基惠民”工程,把全市973個村(社區)劃分為1萬多個網格、13萬多個單元,全面推行“黨支部建在網格上、黨小組建到單元里”,建立網格黨組織7000多個、單元黨小組6000多個,選配黨員聯系戶3.3萬多名,進一步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在莆田市數字中心,記者看到數字技術被運用于問題收集、辦理落實、結果反饋等各個環節,已經形成了“網格(單元)采集、街鄉派單、部門報到”云平臺響應機制,建立了“單元巡查——源頭發現——信息采集——任務分派——問題處置——核查反饋——跟蹤問效”七步閉環事件處置流程。 “城廂區霞林街道九龍小區8號樓2001業主認為2101業主私自擴寬衛生間,導致引發糾紛。”2023年11月23日,霞林社區第17網格長陳偉山在“惠民寶”APP上傳采集發現的問題。 霞林社區接到該流轉信息,第一時間聯系相關單位出面協調。次日,經城廂區城管執法局、小區黨支部多方調解,最終2101業主自行將衛生間恢復原樣。 據統計,“全市一張圖”大數據平臺匯集群眾訴求事項96萬余件,辦結率超過95%。 有章法 成制度 2023年9月1日,莆田市領導深入秀嶼區開展“企業家接待日”活動,同時進行調查研究和現場辦公,當天接待企業家19位,收集具體問題19個。 其間,莆田宏寶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反映稱,公司建造的328間健康驛站具備客房標準間條件,但受土地性質影響無法作為接待、住宿功能使用。經多方會商后,決定此事由莆田市自然資源局和秀嶼區政府牽頭解決。 目前,莆田市政府擬出臺《關于盤活低效工業用地促進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正在征求各縣區及市直相關部門意見,待政策文件出臺后給予辦理。 優化制度設計,兼顧“當下改”與“長久立”。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莆田市研究制定《關于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市戰略促進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莆田市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考評激勵方案(試行)的通知》《莆田市河湖林田長制條例》等相關制度,同時推動全市各級各單位制定制度機制435個,其中出臺“四下基層”制度規定122個。 (本報記者 陳靜)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