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前召開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作出“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改革開放為動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部署要求,明確了我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發展方向、基本路徑。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必須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不斷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需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 產業體系現代化的關鍵在于科技現代化,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必須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只有走好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才能在產業發展中占領先機、贏得優勢。這是新形勢下我省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科技創新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技術支撐。馬克思主義認為,科學是一般生產力,技術是現實生產力;科學是認識世界,技術是改造世界;科技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及決定力量。當前,我省科技創新發展過程中仍存在亟須解決的問題和短板,如何破解,才能更好助力福建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發展。打造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開辟海洋、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新賽道,廣泛應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科技創新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保障。科技是實現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黨的二十大報告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以實體經濟為基礎。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要放在實體經濟上。要圍繞加快建設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積極推動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科技創新發揮引領作用,實現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發展。 科技創新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提供方向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是技術、知識密集型產業,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產業載體,是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內容,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發展水平決定了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高度與質量。科技創新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孵化、成長、成熟起到支撐引領作用,是推動經濟增長和提高競爭力的重要驅動力,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發揮科技創新驅動作用,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構建以創新資源集聚為基礎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一是聚焦技術研究打造科技創新優勢。在基礎研究中發現新科學,以新科學演繹新技術,以新技術全面推動新應用研究,并構成高效運轉的科技研發閉環。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發揮各類創新主體的創新活力。強化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創新基礎研究方面的優勢,支持發展前沿交叉學科,建立健全與國內重點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院”式合作機制。加大對戰略科技創新人才和團隊的培育,發展技師教育培訓,注重對掌握精密制造技術的工程師和工匠人才的培養,以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打造科技創新優勢。 二是聚焦科技產業融合打造成果轉化優勢。科技成果轉化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環節。健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制度體系,完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激勵政策,構建“政產學研用金”六位一體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平臺體系,培育壯大科技創新企業主體和新優勢,促進現代化產業科技創新的管理水平提升,實現現代化產業科技、資金、應用、市場等有效銜接,推進現代化產業科技創新整體水平有效提升。 三是聚焦科技產業政策創新打造制度環境優勢。強化頂層設計,高效整合人才、資本、技術、數據等各類創新要素,做好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長期發展規劃,制定現代化產業經濟與產業發展標準化體系,進一步完善現代化產業空間布局,前瞻性、針對性、特色性布局建設一批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與產業集群,推動成立現代化產業聯盟,建設有利于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的一流營商環境,構建有利于科技創新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長效機制。 增強科技創新動能,構建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一是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數字經濟具有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不僅是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且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支點,可以成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以數字經濟驅動實體經濟創新發展,推動實體經濟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激活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大力推動智能制造和服務數字化,加快數字化政府轉型,提高政府的數字經濟治理能力和安全水平。 二是推動綠色發展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綠色發展是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利用可持續性的發展模式,綠色轉型發展是現代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新能源技術是科技革命和國家產業變革競爭力的制高點,要緊扣國家“雙碳”戰略目標,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環保科技等綠色產業,一體化部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等,實現實體經濟綠色化發展。 三是推動現代服務業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現代服務業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強勁動力,推動信息服務業、高技術服務業、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等生產性服務業快速發展。加快港口商貿物流等現代服務業同實體經濟協同發展,引領實體經濟向高端化、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創新實體經濟發展新業態新模式。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構建以產業技術創新為引擎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一是以科技創新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數字化轉型升級是傳統產業轉型發展的趨勢,要積極推進數智時代“互聯網+”到“物聯網×”的產業化升級,全方位、全鏈條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把握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的升級方向,以科技創新為引擎,以產業升級為方向,深挖經濟發展潛能,推動產業鏈向價值鏈高端延伸,將傳統產業做強、做優、做大、做出特色,推進新型工業化。 二是大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構建多元化、廣渠道、深合作的科技投資支撐體系,強化對顛覆性和前沿性技術等基礎研究的前瞻布局,通過布局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生物技術等前沿科技,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不斷提高戰略性、基礎性、顛覆性的科技創新能力,解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關鍵技術“卡脖子”問題,發揮科技創新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 三是推動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流通是生產和市場、供給和需求、分配和消費的紐帶,制造業通過人才流、資金流、信息流、技術流等形成新的產業鏈關系。要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塑造“策源地+特色集群+集聚區”空間發展格局,系統推進關鍵核心技術和重大技術裝備等攻關工程,培育打造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石油化工、紡織服裝、機械裝備、生物醫藥等先進制造業,培育壯大一批主業突出、特色明顯、成長性好的制造業千億產業集群。 (作者為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福建農林大學教授)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