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涉案超7000萬余元!直播帶貨還是“帶禍” 直播間暗藏玄機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4月15日訊 國際一線奢侈品大牌,聲稱“原版復刻”“工廠直銷”,本應數萬元的商品在直播間“秒殺”價僅需一兩千元,甚至幾百元即可“入手”。這看似物美價廉的“奢侈品”,背后牽出了一個直播售假團伙。日前,福清市公安局所隊聯動,運用“e體+”智慧賦能大要案協作機制,破獲一起利用“網絡直播帶貨”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案,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6人,現場查扣假冒奢侈品箱包300余件、電腦40余臺、手機百余部,涉案金額高達7000萬余元。 現場查扣涉案物品 事有蹊蹺 寫字樓出現帶貨主播 小李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其工作地點位于福清市某大型寫字樓。2023年下半年,小李發(fā)現辦公室隔壁新搬來的公司,每天都傳出主播帶貨聲,而且接收和寄出的包裹標注的都是國際知名品牌的皮包、衣服等商品。 國際大牌奢侈品為何會在寫字樓大批量銷售?小李百思不得其解。2023年11月,福清市公安局龍江派出所民警在寫字樓周邊巡邏時,小李向民警反映了這一情況。 結合相關線索,福清市公安局經研判發(fā)現該公司上班時間黑白顛倒,只選擇小型物流公司將商品發(fā)往海外,且公司的銷售資質存疑。民警判斷該公司很可能是隱藏在寫字樓的“直播帶假貨”窩點,福清市公安局隨即組織經偵、刑偵、網安、派出所等力量成立工作專班,聯合開展偵查。 深入調查 跨境售假團伙浮出水面 經偵查研判,工作專班發(fā)現該團伙利用某境外直播軟件和某境外購物軟件,通過發(fā)送廣告、直播、制作短視頻等方式,在網絡上向境外客戶宣傳,從而達到兜售假冒偽劣高價值奢侈品的目的。 同時,工作專班確定該團伙利用國內購物平臺從廣東、山東等地的供貨商處購買假冒品牌商品,通過物流中轉發(fā)至境外代理商,代理商再將商品轉發(fā)給境外客戶,完成向境外客戶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流程。 龐大的交易數據、跨境交易物流……面對難題,民警抽絲剝繭,一條一條固定證據,全面梳理證據鏈條,分析每一筆訂單交易記錄,逐步確定該團伙的犯罪事實。 “電商微商、直播帶貨等新業(yè)態(tài)、新模式蓬勃發(fā)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網絡店鋪和直播平臺等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嚴重侵犯消費者和品牌廠商合法權益,打擊行動勢在必行。”辦案民警表示。 重拳出擊 售假窩點“一鍋端” 在確認該團伙的犯罪手段及犯罪事實后,福清市公安局循線追蹤,鎖定該團伙直播地點,通過偵查手段精準掌握該團伙的售假窩點、人員構成等情況。確認整體情況后,1月10日,民警展開抓捕,一舉抓獲林某等犯罪嫌疑人16名。 犯罪嫌疑人指認涉案物品 經查,主要犯罪嫌疑人林某、魏某等5人系好友,2年前,5人陸續(xù)從境外回國,雖沒有固定收入卻生活無度。林某等人花完存款后開始為生計犯愁,于是萌生出“賺快錢”的念頭,便鋌而走險干起向境外銷售假冒奢侈品的勾當,涉案金額高達7000萬余元。 目前,16名犯罪嫌疑人已被福清公安采取刑事強制措施,追假溯源等后續(xù)工作還在進一步開展中。 (陳欽祥 洪華菁 融公)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