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8月20日訊 一份送上門的陌生快遞,一張高價值的“刮刮樂”獎券…………三明市沙縣區一居民抱著僥幸心理掃描陌生快遞里的“刮刮樂”,結果落入詐騙分子精心設下的陷阱,被騙走10.8萬元。近日,三明市公安局沙縣分局協調多方、及時凍結賬戶,奔襲千里追回被騙錢款。 楊女士向民警贈送錦旗致謝 收到刮獎券 刮中千元“大獎” 今年1月,居民楊女士收到一個快遞,里面放著一張寫著“年貨盛宴”的刮獎券。楊女士帶著好奇刮開獎券,發現刮中一臺價值近2000元的電子產品。想著可能是平時在各大平臺購物較多,平臺開展客戶回饋活動,楊女士不疑有他,便用微信掃描刮獎券上提示的兌獎二維碼。 隨后,手機自動跳轉到一個有“專屬客服”字樣的頁面,楊女士按照提示,填寫姓名、聯系方式等個人信息,并添加“專屬客服”的微信好友,后被對方拉進一個微信群。 “群里經常發布一些簡單的平臺關注、點贊等任務,只要幾秒就可完成,可獲得5-10元不等的紅包獎勵。”楊女士回憶說。將信將疑地完成幾單任務后,對方果然發來獎勵,這讓楊女士對活動的真實性更加深信不疑。 轉賬刷“大單” 遲遲無法提現 一段時間后,“專屬客服”向楊女士透露,如果想“大賺一筆”,可以下載一個名為“盛某通”的App,里面的任務更加豐富,報酬也更加豐厚。楊女士試探性地下載App,完成幾單百元左右的小任務后,App很快就將傭金和本金返還給她。 為更快獲得報酬,楊女士“搶”了一筆近3000元的“大單”,像之前那樣完成后,App遲遲沒有回款。“專屬客服”告訴楊女士,要連續完成多單才能返現。此后,對方又以轉賬失誤等理由,分多次誘騙楊女士轉賬10萬余元。楊女士如約完成任務,卻依然無法提現。醒悟過來的她發覺被騙,立即趕到沙縣分局刑事偵查大隊報警。 分析資金流 追回10.8萬錢款 接警后,沙縣分局立即對被騙資金流展開分析,發現楊女士被騙錢款10.8萬元在經過層層流轉后,流入山東威海某企業賬戶。民警立即同步啟動止付程序,將該賬戶凍結。 3月12日,民警前往山東威海,將該公司法人趙某抓獲。趙某到案后,如實供述其在明知他人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的情況下,出借公司對公賬戶用于轉移違法犯罪所得的犯罪事實。 正當民警準備將被騙資金返還給楊女士時,新的問題出現了。原來,該企業賬戶因涉嫌為多起違法犯罪案件轉移非法資金,已被全國多家公安機關同時凍結,僅憑沙縣分局無法完成資金返還程序。 辦案民警轉變思路,在證明資金歸屬的情況下,通過輾轉協調全國多地公安機關出具資金歸屬法律手續,同意由沙縣分局對凍結賬戶內的10.8萬元資金進行返還。7月27日,民警再次趕赴千里之外的山東威海某銀行,依法將凍結賬戶內的10.8萬返還至被害人楊女士賬戶。 “感謝民警同志,要不是你們,我的錢可能就打水漂了。”8月1日,楊女士將一面印著“人民好警察,為民辦實事”字樣的錦旗,送到辦案民警手中。“今后,我會提高警惕,認真學習反詐騙知識,并提醒身邊的親友引以為戒,不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楊女士表示。 (本報見習記者 彭冬晴 通訊員 李光禎)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