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明亮,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原黨組成員、副院長。1993年進入福建高院工作,先后擔任政治部教育處副處長、高院機關黨委副書記、辦公室主任;2018年擔任寧德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2022年擔任福建高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職務。 董明亮在第二屆全國智慧法院建設應用高峰論壇上發言 30年來,他親眼目睹、親身參與了福建法院信息化建設的發展歷程和歷史變遷。讓我們從他的講述中,一起走進和感受“數字革命”驅動司法審判提質增效的福建實踐。 數字福建藍圖初繪 信息建設揚帆起航 1993年我剛到省法院工作時,計算機還是稀缺資源,院里僅有的幾臺設備承擔著打印裁判文書、資料存檔等基礎性任務。對于大多數法官而言,信息化還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辦公桌上,案卷、文件堆積如山,處理文字材料全靠手寫。每當文稿需要修改,我便得小心翼翼地將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重新謄寫到新的紙張上,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記得有一次,為了完善一份重要的公文,我前后謄抄了十五六遍。內心深處,便多了一份對“辦公現代化”的憧憬與向往。 正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在悄然孕育著革故鼎新的火種。2000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作出了建設“數字福建”的重要決策,為全省的信息化建設擘畫了一幅宏偉藍圖。在信息化浪潮的洗禮下,福建法院緊跟時代脈搏,全面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大資金、人員和技術投入,很快實現了三級法院網絡全覆蓋和語音視頻數據的互聯互通。 在硬件設施不斷完善的同時,如何將新技術運用于審判實踐、提高審判效率成為法院人的期盼。這需要我們用創新的思維、嚴謹的態度去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我們組建了專業的技術團隊,夜以繼日地鉆研、測試、優化、進階,力求讓科技賦能審判提質增效。 2007年,福建高院在全國較早地建成了標準化“科技法庭”,實現庭審全過程錄音錄像和紙質、音像證據的多媒體展示,同時還集成了網絡遠程視頻提訊和庭審功能。 在審理一起毒品犯罪案件中,辦案法官在省法院的法庭上通過遠程視頻提訊系統訊問被關押在泉州市看守所的被告人??粗鲿车倪h程庭審過程、兩端清晰的畫面和對話,我深感震撼。這不僅僅是一個技術突破,更是對傳統審判模式的一次革命性顛覆。 此后的3年內,全省法院相繼建設108個“科技法庭”,并大范圍開展遠程視頻提訊、開庭等應用。辦案人員不用再長途奔波,也讓審判工作更加高效、便捷,為后續的創新實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數字技術賦能審判 創新實踐引領變革 法院的執行工作中,法官查扣被執行人財產是個難題。以前是“兩個法官一臺車四處找”,一家一家銀行跑,不僅費時費力,還經常跑空。 為解決案件執行“人難找、財產難尋”的問題,2013年,福建法院網絡司法查控系統啟用,在全國法院系統掀起波瀾。 新上線的網絡查控系統第一個實現省級所有金融機構點對點網絡查控,第一個實現跨省銀行網絡扣劃手續,第一個實現工商股權凍結、變更信息公示全聯網,第一個實現防控失信被執行人全覆蓋等20多項“全國首創”執行工作新機制…… 不用再跑銀行和其他機構,被執行人名下的大部分財產線索信息直接呈現在電腦上,這在原來是想都不敢想的。 這不僅是信息化在司法實踐中的勝利,更是福建法院人敢為人先、敢拼會贏的彰顯,福建法院的信息化建設逐步從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走向以數字法院建設為中心的時代。 那幾年,執行指揮中心、遠程視頻接訪系統等信息化辦案平臺陸續建成并投入使用。它們如同審判執行工作的“智慧大腦”,為我們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持和決策輔助。庭審語音智能識別系統首次在法庭上應用時,法官們那驚訝而又欣喜的表情,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這項技術極大地提高庭審效率,讓審判工作變得更加規范、嚴謹。 智能輔助辦案系統的廣泛應用,更是讓法官如虎添翼。類案檢索、裁判文書智能糾錯等功能,讓法官從繁重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更加專注于案件的審理與裁決,確保裁判的公平公正。 智慧司法服務群眾 跨域立案便利民生 在信息化建設的征途中,福建法院人始終堅守一個信念:司法不應是高高在上,而是扎根基層,讓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曾經,異地打官司成本高、耗時長,讓老百姓望而卻步。2015年,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全國率先推出“跨域·連鎖·直通”訴訟服務平臺。通過這一平臺,當事人可以就近在“家門口”的法院提交材料,通過法院之間的跨域立案協調流轉工作機制實現異地立案。這一平臺的誕生不僅打破地域限制,更是對傳統訴訟服務模式的一次大膽革新。 隨著這一創新舉措在全省乃至全國推廣,我深切地感受到,信息化正在以它獨有的方式,悄然改變著司法為民的面貌。人民法院在線服務平臺、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網上保全系統、委托鑒定系統等網上訴訟服務平臺的接連上線,讓越來越多訴訟服務實現“家里可辦”“掌上能辦”“隨時即辦”。 2019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提出“加快推進跨域立案訴訟服務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 乘著改革的東風,福建法院將跨域訴訟服務向更深層次推進,為群眾提供網上立案、開庭、送達、繳費等全流程在線訴訟服務,“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成為司法領域的新常態。 寧德市蕉城區人民法院建成全國首個5G+海上巡回法庭、福州市鼓樓區人民法院開設“24小時智慧云柜”、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研發“異步庭審”平臺、龍巖市新羅區人民法院推出“調解超市新羅在線”云平臺……這些都是基層人民法院為滿足群眾多元訴訟需求,解決訴訟難、訴訟累的積極探索和生動實踐。 此外,裁判文書、執行信息、審判流程、庭審直播等信息的公開展示,讓公平正義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這背后是福建法院推進陽光司法機制的堅定決心,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是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源泉。 數助治理服務大局 應用場景不斷拓展 隨著“數字福建”戰略的深入推進,福建法院的信息化建設猶如一股強勁的東風,席卷并重塑著司法工作的每一個角落。這股不可阻擋的科技浪潮為司法公正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據統計,全省法院每年要審理約100萬宗案件,如何對海量的案件進行有效監督?福建高院自主研發廉政風險防控“清風”系統,打破不同業務系統間的數據壁壘,整合審判管理、執行流程、執行案款發放、信訪舉報、減刑假釋、行政人事等14個現有業務平臺的各類關聯數據,對審判執行工作實現全方位、全天候的數據分析、風險梳理和自動預警,達到“消已病、止初病、治未病”的效果。 更令人矚目的是,福建法院還將大數據優勢延伸至社會治理領域。圍繞數字經濟、征遷涉訴、醫療損害責任糾紛等社會熱點問題,深入開展司法大數據分析研究,形成一系列具有決策參考價值的分析報告,為黨委政府提供科學決策,多次得到省委主要領導的批示肯定。 春華秋實,碩果累累。2018年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舉辦以來,福建法院已有28項數字成果在多屆峰會上精彩亮相,這不僅是信息化建設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對“數字福建”戰略的有力響應。 成績屬于過去,未來更值得期待。踏著數字化浪潮,我們相信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福建法院將以更加開放的心態擁抱科技,以更加務實的作風推進創新,以更加扎實的行動投身實踐,為實現更高水平的“數字正義”貢獻福建法院的智慧與力量! (整理:郭佳文 朱碩峰)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