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營經濟發展法治保障 ————第四屆東南法治論壇第三分論壇綜述 民營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圍繞加強新時代民營經濟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明確了民營經濟在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只有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依法保護民營經濟在國內外的合法權益,給予民營經濟強有力的法治保障,才能夠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第四屆東南法治論壇第三分論壇圍繞“民營經濟發展法治保障”,從企業海外投資法律保障、破產審判機制完善、民營企業內部腐敗犯罪刑事治理、知識產權為產業蓄勢賦能等方面進行深入研討。本分論壇由省公安廳黨委委員、副廳長、一級巡視員張斌主持,廈門大學法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陳鵬教授與泉州師范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徐莉教授評議,福建拓維律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許永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長高曉嶸、龍巖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陳日金、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知識產權官兼知識產權管理部總監孫明巖分別作主題發言。 福建拓維律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許永東指出,2012年起全球第五次國際產業鏈開始向東南亞等國家轉移,中美貿易爭端加速了全球供應鏈轉移和重組,在此背景下,中國企業開始不斷對東南亞國家進行投資。印尼是中國企業主要投資目的地之一,中國當前已成為印尼FDI(外國直接投資)貢獻第一的國家。他認為,應當建立全新的中國企業海外利益保護格局,將中國法治經驗予以推廣,并且伴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應當建立由中國律師主導的涉外法律服務體系。2020年10月,中國國際商會聯合有關國家商協會、法律服務機構、高校智庫等共同發起設立國際商事爭端預防與解決組織(ICDPASO)。2017年,在中國和印尼兩國政府支持下,福建拓維律師事務所率先設立印尼投資服務中心,為中資企業投資印尼提供服務;2023年在印尼雅加達設立辦公室,由中國律師和印尼律師共同為中資企業在印尼的投資提供法律服務。 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長高曉嶸認為,破產處置不是單純的司法活動,破產程序中要解決大量的非訴訟衍生問題。《企業破產法》雖規定了破產程序中各相關主體的職責和路徑,但破產程序中政府職能部門應如何協調配合并無相關配套制度,導致破產處置困難重重。 在破產審判中建立府院聯動機制,打通破產處置的“最后一公里”,顯得尤為必要。她闡釋了府院聯動機制在破產審判有三個方面的作用,即完善我國現行破產制度的重要組成,提升優化營商環境評估指標的重要要求,推動破產審判工作提質增效的重要抓手。自2015年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各部委出臺的多份文件明確提出要求建立破產處置府院聯動機制以來,浙江、上海、江蘇、北京、湖南等兄弟省份先后出臺相關文件措施,加速落實中央要求。福建省各地市均建立了市一級層面企業破產處置府院聯動機制。她分析了府院聯動機制在破產審判的現實困境,府院聯動機制存在運行受阻、職責定位不明、政策支持不力、職能優勢缺失、溝通協調不暢、信息研判滯后等問題。她建議建立省級層面破產府院聯動機制,健全完善破產府院聯動運行機制,明確司法裁判與行政執法的職權劃分,解決破產處置中的重點難點,建立破產大數據共享研判機制。 龍巖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陳日金分析了民營企業腐敗現象,根據利益傳輸的方向將民企腐敗犯罪進行類型化劃分為民營企業外部腐敗和民營企業內部腐敗,指出對民營企業內部腐敗犯罪進行打擊治理的必要性,并且梳理了法律規制民企腐敗犯罪的發展脈絡。他選取了2020年以來L市辦理的76件民營企業腐敗案件作為樣本進行分析,總結出民營企業腐敗犯罪存在涉案罪名集中、小微企業居多、行業分布廣泛、基層作案較多、案發環節集聚、報案案發較少等特征規律,并進一步剖析了其內生性成因。當前,懲治民營企業腐敗犯罪主要存在以下難題:一是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為避免漫長的訴訟時間支出、企業賬戶凍結、合作伙伴質疑等負面影響,更傾向于內部處理而報案較少,導致立案難;二是手段隱蔽、知情人少且大量原始證據容易被銷毀導致案件查辦難;三是罪名重疊甚至轉化、民刑交織導致認定難;四是社會治理能力不足導致預防難。他建議堅持檢察一體履職凝聚辦案合力,破解民營企業腐敗犯罪認定難問題;發揮審前主導責任提升辦案質效,破解民營企業腐敗犯罪立案難和查辦難問題;延伸檢察履職觸角推動社會治理,破解民營企業腐敗犯罪預防難問題。 寧德時代首席知識產權官兼知識產權管理部總監孫明巖認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須認真研究市場,用好用活政策,加大研發力度,開發適應各種需求的產品,使之成為一個強勁的增長點。他分析了汽車全面電動化帶來的新機遇:陸域交通的電動化按下加速鍵,海域交通自動化按下啟動鍵,空域交通電動化按下預備鍵。新質生產力是科技創新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的生產力,助推電池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我國當前大力支持新能源創新發展,已經實現電池研發全面數字化+智能化,因此需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他總結提出,寧德時代是我國儲能電池領域的龍頭企業,立志成為全球新能源行業科技創新企業,并且制定了比較完備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建設了一個高素質的知識產權團隊,為創新成果提供強有力的保護。 廈門大學法學院院長陳鵬教授和泉州師范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徐莉教授對四位報告人的發言進行了評議,認為發言內容豐富、觀點務實、論證精彩,對法院、檢察院、律師事務所、企業在民營經濟法治保障方面的探索進行了總結,對破產審判機制完善、民營企業內部腐敗犯罪刑事治理、企業海外投資保護法律實踐、知識產權為產業蓄勢賦能等方面問題進行了有益探索,分析了當前民營經濟法治保障的現狀和存在問題,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對策和建議。針對企業破產案件,學習借鑒浙江、上海、江蘇、北京等地的經驗做法,建立省級層面府院聯動機制,可以使府院聯動工作更具可操作性;對于民企內部腐敗對刑事治理,除要解決立案、查辦、認定、預防的難題外,還需要關注定罪量刑以及損失追償的問題;中國律師積極參與國際化產業轉移,順應了當前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戰略需求,對中國在國際經濟合作中提升話語權、加強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權益保護、推動中國律師在國際舞臺上發展都具有積極意義;對于知識產權保護,除加強外部法治保障之外,也應完善企業自身知識產權管理水平,寧德時代在這一方面樹立了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標桿。四位發言人的對策建議,為進一步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提供了可行性方案,有助于充分激發民營企業創新創業的積極性,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福建理工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 葉文慶)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