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拖欠運輸費被凍結流動資金,法院善意執行,從而實現—— 從“賬上凍結”到“主動履行” 誠信守法是企業的立足之本,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既需要增強契約精神,又要樹立法治意識,逃避履行只會損害企業信譽,得不償失。近日,寧化縣人民法院執結一起運輸合同糾紛案件,被執行人主動履行10萬元。 欠款不還上法庭 2020年11月,某運輸公司與某設備公司約定貨物運輸服務,并簽訂《貨物運輸合同》,2020年11月至2024年2月共產生運輸費50.34萬元。 其間,某設備公司陸續支付了15萬余元運輸費,后續因欠35.3萬余元且不再支付,被某運輸公司起訴至法院。經寧化法院調解,雙方達成協議,約定某設備公司尚欠某運輸公司運輸費29.46萬余元,分3期履行完畢,首期為10萬元。 調解書約定的首期付款日到期后,某設備公司卻遲遲未履行協議。為此,某運輸公司向寧化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善意執行再調解 近日,案件進入執行階段后,執行法官第一時間通過網絡查控系統對某設備公司財產進行全面排查,發現其名下銀行賬戶有幾十萬元流動資金,于是立即采取凍結措施,限制賬戶資金流轉。凍結當日,考慮到維持企業正常經營,本著善意文明執行的理念,執行法官再次組織雙方到法院調解。 因雙方情緒激動,調解現場一度劍拔弩張,執行法官只能先采取“背靠背”的方式開展調解。“我們通過查控,發現你們賬戶上有幾十萬元流動資金,并且銀行流水記錄上也有幾筆大額支出,這證明你們是有履行能力的。若繼續拖延,除了現在依法凍結公司賬戶,下一步還將查封廠房設備,這意味著公司經營會面臨嚴重阻礙。如果惡意逃避債務,還可能涉嫌拒不履行判決裁定罪,那面臨的就是刑事處罰。”執行法官耐心地對某設備公司負責人說明執行的相關情況,并告知其逃避執行的后果。 “不是我們不還,確實是資金周轉困難,公司現在的流水只夠維持基本運轉,能否寬限幾日,我想辦法籌措資金。如果公司賬戶繼續被凍結,沒辦法繼續經營下去,就更沒有款項來履行了。”某設備公司負責人面色凝重地解釋道。 各退一步息紛爭 了解到某設備公司當下的困難,執行法官將申請人某運輸公司負責人叫到一旁,引導他換位思考,考慮相關利弊:“我們理解您急于收回欠款的心情。但某設備公司要經營才能有收益,如果他們賬戶一直被凍結,只會導致公司經營進入惡性循環,你們的運輸費也沒法馬上收回。” 看著某運輸公司負責人開始思考現狀后,執行法官接著表示:“經過調查,他們公司現階段還能維持經營,建議給予適當寬限時間,也能為后續兩期款項的履行提供保證。” 經調解,某運輸公司同意給予某設備公司款項時間籌措第一期款項。調解結束的第三日,某設備公司如約將籌措的10萬元款項還清。當日,某運輸公司收到第一期款項后,法院解除了對某設備公司賬戶的凍結。 某設備公司負責人對某運輸公司的理解以及法院的善意文明執行表示感謝,同時許諾后續兩期款項會按約履行。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