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福州市臺江區人民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衛健局、第一總醫院等聯合出臺《關于未成年人被侵害案件多方聯動工作機制實施辦法》,以未成年人全面綜合司法保護為導向,建立未成年被侵害人多元幫扶救助工作模式,明確對在工作中發現需要心理評估、治療的未成年人開展心理健康等醫療幫扶救助工作。 該文件的出臺源自于一起未成年人侵權糾紛案…… 調解現場 傷害,突如其來 2025年1月底,臨近過年,突鳴的摔炮聲伴著孩子們奔跑玩耍的歡笑聲在福州市廣達路支巷此起彼伏。晚上8時許,與張燈結彩、喜慶喧鬧的巷子一墻之隔的福州臺江法院,法庭里的白熾燈仍然亮著,法官鄭芬芳正進行著年前的最后一場調解。 “我兒子原本今年就要高考了,好好的臉莫名其妙被劃傷,所有計劃都變了!”吳女士強忍著激動的情緒說道。事情發生在某培訓機構畫室,正讀高三的小鐘(化名)正在聚精會神地繪畫,同學小珍(化名)突然手持鋒利的美工刀向他揮來,鮮血成了他手中那幅畫最后的顏色。小珍的舉動造成小鐘面部大面積劃傷,傷口深及皮下,左頸部傷口深及肌底淺層。經鑒定,小鐘的傷情屬輕傷一級,并構成十級傷殘。 比起受傷的震驚和痛苦,小鐘心中更多的是疑惑——他和小珍平日并無交集,甚至不知曉彼此姓名,恩怨從何而來?原來,小珍曾因受校園霸凌而患有精神分裂癥,當日她誤以為小鐘講其壞話,才做出傷害行為。經公安機關委托的鑒定機構鑒定,小珍案發時正處于精神病發病期,不能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造成的危害結果,故其不具備刑事責任能力。 意氣風發的少年被人劃傷面容,而傷人者卻免于刑責,這令小鐘及其父母難以接受。該案雙方當事人就損害賠償事宜多次協商未果,讓矛盾逐漸加劇,直到對簿公堂。 該案的發生引起多個司法機關共同關注。臺江區檢察院響應最高檢“檢護民生”專項行動要求,依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迅速啟動支持起訴程序,協助小鐘固定傷情鑒定、醫療費用等關鍵證據,聯系指派法律援助中心律師提供服務,并向法院提交《支持起訴書》。這也是福州市首例檢察院支持起訴的未成年人侵權糾紛案。 調解,串聯溝通 法院受理案件后,承辦法官鄭芬芳清楚認識到這起案件判決結案并不難,難在如何在化解矛盾的同時兼顧未成年人教育挽救與受害人權益救濟。她想從調解入手,以共情為線,修復兩個家庭破碎的心,彌合孩子身體與心理的傷口,為他們“縫補”出一個嶄新的未來。 “小鐘受傷,我真的很抱歉,也想幫他,但小珍看病費用很高,我一個單親媽媽賺錢養家本來就壓力很大,實在拿不出那么多錢賠償……”委屈與愧疚讓小珍的媽媽陳女士低下了頭。事發后,陳女士積極協助小鐘治療就醫,推薦面部修復機構及心理醫生等,并墊付部分費用,但后續對方提出的賠償數額讓她無法承受。同時,她也擔心小珍會因涉刑留下不良記錄,影響今后生活。 “小珍雖然不承擔刑事責任,但你作為監護人,對她侵權行為造成的后果負有很大責任。”鄭芬芳耐心地闡釋未成年人侵權相關法律規定,并從彌補損失的公平角度和家庭對孩子心理問題的關注引導等方面加以勸導,“以前她受傷害,沒有人及時站出來保護才導致心理問題。現在她做錯事,你應該用積極的方式去解決,只有爭取對方諒解,小珍才能重新面對生活。” 另一頭,小鐘的媽媽吳女士一見到法官就聲淚俱下:“我兒子因為受傷,現在患上嚴重的心理疾病,拿再多錢,也無法還我一個開朗的孩子!”吳女士的內心也很糾結,雖知曉精神病人發病時無刑事責任能力,但對小鐘遭受的無妄之災心有不甘,甚至要申請對小珍的精神狀態進行重新鑒定。 同為母親的鄭芬芳特別共情理解吳女士的心碎和掙扎。“孩子遭受這樣的意外,同為家長,小珍媽媽也很愧疚,之前為小鐘治療忙前忙后,也是想好好彌補他。”鄭芬芳輕聲安慰吳女士,在代為轉達陳女士歉意的同時,也將小珍的家庭處境與難處和盤托出。 待吳女士稍冷靜之時,鄭芬芳將起訴書中所提出的損害賠償要求與侵權法律法規、損害賠償范圍等相關法律規定進行逐項對照解釋,建議其理性考慮。“先不說你們訴求合理性問題,若矛盾沒有化解,開庭判決下去,一方面,小鐘可能受到訴訟對抗的二次心理傷害;另一方面,小珍家經濟困難,后續執行過程也耗時耗力。此時提起重新鑒定,反而加重你們雙方經濟負擔。當務之急,還是要盡快籌錢治療孩子……”鄭芬芳勸解道。 諒解,走出陰影 考慮到小鐘的心理健康受到嚴重創傷,為協助其治療和恢復,鄭芬芳充分發揮福州市“茉莉姐姐”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及家事輔導調解中心在心理咨詢輔導方面的幫扶作用,聯系心理咨詢師為小鐘提供暖心服務,用司法溫情為孩子受傷心靈撫平傷痕。 經過3天不間斷反復溝通、6個小時開庭調解“穿針引線”,案件終于迎來轉機。 “是我沒看好女兒,才造成這個后果。我愿意積極賠償,爭取小鐘的諒解!”陳女士懇切地說道。吳女士看到陳女士的誠意,態度也逐漸緩和,愿意對損害賠償請求的數額作出調整。 最終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陳女士當場支付大部分賠償款項,并承諾將按時分期支付后續款項;吳女士作為小鐘法定代理人,出具了刑事諒解書,并表示后續將不再追究小珍責任。她們感激地對鄭芬芳說:“感謝法官堅持不懈地用真心真情為我們做工作,希望兩個孩子都能走出陰影,有個新開始!”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