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法院對一起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作出宣判:被執行人駱某為逃避千萬元債務,精心設計房產交易“連環計”,最終因“聰明反被聰明誤”,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獲刑8個月、緩刑1年。這起案件猶如一面鏡子,照出妄圖挑戰司法權威者的終局。 蹊蹺交易露馬腳 因經營失利,駱某在廈門多地法院留下26件未結執行案,涉案標的超千萬元。當執行法官按慣例核查財產時,發現一樁蹊蹺的房產交易:一套曾登記在駱某及其配偶名下的房產(駱某占1%、配偶占99%),在登記后數小時內迅速過戶,且未向法院申報變動。更令人疑惑的是,駱某與案外人李某簽訂的多份房產出售合同金額高達六七百萬元,購房款的資金流向卻蹤跡難尋,合同價格與市場行情也嚴重背離。 面對法院多次傳喚,駱某對交易細節含糊其辭,矛盾百出的供述反而坐實了逃避執行的嫌疑。執行法官敏銳察覺到,這場看似“合規”的交易背后,必有乾坤。 精心設計連環計 隨著調查深入,駱某的“逃債劇本”逐漸清晰:為掩蓋賣房所得,駱某先是借用他人賬戶收取730萬元賣房款,企圖讓資金流“隱身”;繼而與買受人簽訂兩份遠低于真實價格的虛假合同,用“陰陽合同”制造交易“低價假象”,妄圖規避法院追繳差價;更在房產登記時,僅占1%份額,試圖以“產權占比極小”弱化自身責任,上演一出“金蟬脫殼”的戲碼。 然而,執行法官并未被表象迷惑,通過“背對背”詢問中介與購房者、逐筆篩查銀行流水,層層剝開交易偽裝,最終固定駱某惡意轉移財產的證據。 原來,多年前駱某及其配偶因政策原因,獲得以優惠價格從當時公房管理單位購買一套房產的購房資格,價格為500萬元左右。因當時債務纏身無法拿出這么多錢,且擔心即便購入房產也會被法院處置償債,駱某遂精心設計這出連環計。 思明法院隨即對駱某作出拘留決定,責令其上繳全部賣房所得。熟料駱某僅支付8萬元后便再次“裝聾作啞”,直至被移送刑事偵查仍心存僥幸。 拒執者終食苦果 為維護司法權威,保障勝訴人合法權益,思明法院將駱某涉嫌拒執罪線索移送公安機關。面對鐵一般的證據,駱某終于在庭審中低下了頭。在刑事法官釋法明理下,駱某趕在宣判前繳清剩余的166萬元執行款,卻終究難逃法律制裁。法院認定駱某行為已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綜合其悔罪表現,依法判處其有期徒刑8個月,并宣告緩刑,體現寬嚴相濟的司法政策。 “法律不是橡皮泥,容不得隨意揉捏;司法權威更不是紙老虎,豈容肆意踐踏。”承辦法官指出,駱某最終面臨法律制裁,歸根結底是他心中對法律缺乏敬畏之心,自以為能夠通過隱匿、轉移財產來逃避生效判決,但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企圖對抗法律的行為終將付出代價。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