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護生活的“超級能量站” ——探訪莆田市城廂區綜治中心 12個部門協同聯動,構建起解決各類問題的“魔法矩陣”,“個性化心理疏導”等創新工作方法,不斷提升服務效能,實現非警情警務高效流轉、心理陰霾及時驅散。在沉浸式參觀莆田市城廂區綜治中心后,記者發現這里就像一座守護生活的“超級能量站”。 成長路上的“避風港”與“引路燈” 日前,莆田第五中學附屬學校七八年級的同學們走進城廂區綜治中心,開展“走進綜治中心,共筑法治青春”主題實踐活動。這場沉浸式法治教育之旅,以創新形式讓法治精神浸潤心田,一個個真實而觸目驚心的案例,讓同學們深刻認識到法律不僅是書本上的文字,更是守護青春的堅實盾牌。 小張是一名初二學生,臨近期末考,他因成績下滑和父母的高期望,陷入嚴重焦慮情緒,甚至產生厭學心理。城廂區綜治中心巧妙地將法律知識普及與心理疏導結合,專業的心理咨詢師現場為小張制定了個性化疏導方案,引導小張如何激發學習動力,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讓小張重新找回學習狀態。 對學生而言,綜治中心就像一個“隱形守護者”。在校園里遇到矛盾糾紛、陷入心理困惑,或是遭遇校園欺凌等問題時,老師可以通過綜治中心快速對接司法、心理等專業力量。同時,學生們還積極參加綜治中心組織的法治講座、心理沙龍,在活動中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教育管理的“智慧錦囊” 城廂區綜治中心的法治護航行動不僅面向學生,也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有力支持。區教育局組織90名教師代表走進綜治中心參觀學習。在這里,教師們親眼見證了該中心整合12個部門力量,構建“常駐+輪駐+云駐”三級響應體系,實現校園安全聯防聯控。依托該機制,校園周邊警情數據實時共享,“護學崗”布防更加科學,欺凌事件、校外滋事等突發情況處置效率大幅提升。公安部門定期開展“反詐護苗”行動,針對青少年易受騙場景定制案例教學;區綜治中心為留守兒童、心理困境學生建立“一人一檔”,提供專業的心理咨詢、心理健康知識普及等服務,實施精準幫扶。 林老師是某小學的班主任,班上兩名學生因爭搶文具發生沖突。家長得知后情緒激動,雙方矛盾一觸即發。眼看一場家校矛盾就要升級,林老師第一時間聯系區綜治中心。很快,社區調解員和民警就趕到學校。他們先安撫家長情緒,再引導孩子互相道歉,成功化解了矛盾,還為家長普及了家庭教育知識。一場原本可能激化的家校矛盾,在區綜治中心的高效調解下迅速平息。 城廂區綜治中心作為教育管理的“智慧錦囊”,棘手的家校矛盾、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都能在這里得到專業支持。學校還可以借助區綜治中心的資源,邀請法治副校長開展法治教育課,組織學生參觀法治教育基地。在日常工作中,學校與綜治中心保持密切溝通,建立信息共享機制,一旦出現苗頭性問題,就能快速啟動多方聯動,將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 據統計,今年以來,城廂區綜治中心已成功化解2起校園疑難糾紛,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詮釋了“平安校園共建共治共享”理念。 基層治理的“黃金搭檔” “深化警網融合、助力主防工作”專題培訓活動近期在城廂區綜治中心順利開展,中心整合公安、司法、網格等力量,實現矛盾聯調、數據共享、風險共防,生動展現了“中心吹哨、部門報到”“數據共享、協同處置”的實戰成效,讓參訓的社區民警切身感受到警網融合在提升治理效能中的強大作用。 社區民警劉警官在日常巡邏中發現,某小區因停車位緊張,業主與物業多次發生爭吵,甚至出現故意損壞車輛的情況。劉警官通過綜治中心“吹哨報到”機制,立即召集住建部門、社區居委會、物業和業主代表召開聯席會議。經過多方協商,最終通過共享車位、錯峰停車等合理方案,成功化解了矛盾,小區恢復了往日的和諧。 對于社區民警來說,綜治中心就是基層治理的“黃金搭檔”。面對大量非警情糾紛,通過綜治中心能夠將問題精準分流至相關部門。社區民警在日常工作中,聯合相關部門開展巡邏防控,對重點區域進行排查;定期組織反詐宣傳、消防安全演練等活動,切實提高居民安全意識;建立常態化的溝通機制,及時反饋社區動態,讓綜治中心能更精準地發力,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城廂區綜治中心就像一個功能強大的“超級樞紐”,通過機制創新與科技賦能,將12個部門的力量擰成一股繩,在學習、工作、生活的各個角落,用專業和溫暖化解難題。無論是學生眼中的“成長守護站”,教師心中的“育人資源庫”,還是民警手中的“矛盾化解器”,它都以“潤物無聲”的方式,讓法治溫度滲透進社會治理的每一個角落。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