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看來,我和父親并不親密,交流也總停留在表面。直到三十歲后,我才深刻體會到,父親對我的愛絲毫不輸于母親。 我記事起,我對母親的依戀遠超父親。母親會給我講故事、唱兒歌,會陪我玩耍,母親讓我覺得溫暖有愛,只要有她在的地方,我就不要父親。四歲那年,家鄉發洪水,我、父親和母親當時在不同的地方。那場洪水氣勢兇猛,不少房子倒塌。父親連夜趕回老家,把我和爺爺奶奶安頓到地勢高的鄰居家。我至今仍記得,父親把我馱在頭頂,洪水淹到他的肩膀,我緊緊摟住他的脖頸,第一次感受到父親帶來的踏實。 和母親相比,父親陪我的時間不多。我讀三年級那年冬天,弟弟出生了。母親和父親協商,她負責照顧弟弟,父親負責照顧我,可是在漫長的一段時間里,父親都是缺席的,他有應酬,我則埋頭寫作業。因為手寫速度慢,三年級起,我經常寫到深夜。母親催我睡覺,我不聽,還流著淚沖她嚷道:“別人能做完作業,我為什么不行?!” 現在想來,我從小就很要強,認定的事一定要完成。母親多次告誡我,拿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比,就像雞蛋碰石頭,不會有好結果。文學解救了我,讓我在黑暗中看到曙光。因為寫作,初中和高中六年,我大多在家晚自習,只有考試時才去學校。后來,我踏入社會工作后,一次閑聊時,母親告訴我,父親以前接我下晚自習,看到我身邊同學滿面春風、健步如飛,心里百般不是滋味。聽到母親說的這些,我的第一想法就是我讓父親丟臉了。是的,有過一段漫長的歲月,我都是自卑的,更是羞愧的。在我看來,我的殘疾,我學業的不理想通通都讓父母丟臉了。直到如今,我才完全體會到父親當年心中的五味雜陳,不是為女兒是殘疾感到丟臉,更多的是因女兒無法和健全的孩子一樣擁有可觀的明天而憂傷,甚至在內心深處,他覺得是虧欠我的,要不是當年的疏忽,我或許就不會因腦缺氧而殘疾。 三十歲之前,我總愛怨天尤人,把過錯都歸咎于父母。直到自己到了為人父母的年齡,才明白每次我傷心難過時,父母比我更為痛心。哪個父母不希望孩子健健康康、擁有美好未來呢?只是很多時候,命運到底不由我們掌控。 如今,我已過了而立之年。婚姻上,父母始終都做到尊重我,不強迫我做不喜歡的事。有段時間,我整日郁郁寡歡,父親每天回到家都會拍拍我的肩膀,或是扮憨豆先生逗我開心。有一天,父親鄭重地把我叫到跟前,語重心長地說:“云子,別怕,無論發生什么,爸媽永遠是你的港灣。”父親的話如黑暗中的明燈,照亮了我。望著他眼中的慈愛,我在心里一遍遍告訴自己,要為爸媽好好活著。 當年高中畢業,我去廈門大學進修,因沒有學籍,只能在校外租房。父親很少給我打電話,但常發短信叮囑我。下雨天,他總會早早提醒我注意出行安全。后來母親告訴我,父親每晚都要等我報平安才能安心入睡。父親歷來不善言辭,但他和我說過一句話:“努力了也許沒有結果,但是不努力一點希望都沒有。”想來這也是我堅持寫作到現在的動力之一。父親喜歡喝酒,每次喝到興奮時,話匣子也就打開了。每次他喝多了都會把我叫到跟前,把他想到的寫作思路和題材說給我聽。事后,我勸說他少喝酒,他反倒振振有詞道,還不是因為你,看你寫作抓耳饒腮,我也想替你分擔一些,起碼替你出出點子。 這就是我的父親!他始終在用行動呵護我,以一種無聲的愛陪我度過每個春夏秋冬。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