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黨旗飄揚在“68海里” ——平潭檢察院以“一支部一品牌”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 一粒沙的堅韌,歷經沖刷更顯本色。 一粒沙的微小,聚沙成塔可筑防線。 一粒沙的沉淀,合力共生方成沃土。 聆聽東海潮聲里,蕩漾著歷史的回響。從1921年南湖紅船啟航,到1931年人民檢察制度在瑞金萌芽,紅色基因啟迪著檢察工作繼往開來,開拓前進。 走入平潭檢察院黨建與檢察深度融合主題教室,“檢察永遠跟黨走”的大主題赫然映入眼簾。當黨史與檢察史交疊,紅色基因與法治傳承熔鑄為新時代法律監督的微觀結晶。 平潭,距臺灣新竹僅68海里,是祖國大陸距離臺灣本島最近的地方。在習近平總書記“一島兩窗三區”戰略指引下,嵐檢之星榮譽墻上的“每一粒沙”都在述說著黨建與業務同頻共振的檢察實踐—— 讓每一粒沙都閃耀著黨性光芒 “封關運作后,如何與海關聯動協同監管,更好地保護好珍稀動植物等?” “是否能對接區里構建的智慧化監管體系,以提升監督效率?” “優惠政策擬新增的條目,都是未來服務保障的重點。” 6月10日,檢察長余深畫在黨組會上講解著實驗區“冒著熱氣”的新政策,結合檢察工作實際與院里黨員干部一同集中學習、溝通討論,讓黨組會成為凝聚共識、推動工作的“思想加油站”。 這是平潭檢察院將“支部建在部門上”后展現出的新氣象,橫向打通,縱向貫穿,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和生態檢察部黨支部賡續擦亮“嵐島檢察藍”金字品牌;自貿(涉臺)檢察室黨支部則深耕細作“68海里·檢察促融”涉臺品牌……“一支部一品牌、一部門一特色”的黨建矩陣,以10個黨支部品牌讓黨建力量如沙粒般融入檢察業務每一個環節,做到真融合、實融合、深融合。 這種振奮人心的改變,還得益于一份2024年12月施行的工作細則——《加強黨建與檢察業務深度融合工作細則(試行)》(以下簡稱工作細則)。 工作細則覆蓋了檢察院黨建工作及業務工作的方方面面,其中學習型檢察機關、創新型檢察機關、模范機關建設,黨支部共建,法律監督質效,數字檢察,服務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等內容被列為重中之重。 設置臺賬,清單化管理,有計劃、有總結,檢委會秘書參與例會,實時記錄每一次黨支部對標工作細則的完成情況,督促各黨支部自覺提高融合意識,提升融合水平。 “我們每季度會圍繞黨建工作、檢察業務工作、工作成效和改革創新4個維度23條具體項目展開評價,讓每一個黨員對黨建與業務融合怎么做、做什么‘心中有數’。”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賴昌榮介紹道。 政治覺悟是否提升?服務大局是否到位?業務水平是否精進?工作細則落實情況被作為評選“嵐檢之星”和部門負責人季度評優的主要依據,讓每個黨員干部領會到工作細則不是簡單的“數字游戲”,而是“以業務成效檢驗黨建成效”的度量衡,有效破解了黨建與業務工作“兩張皮”問題。《淬煉“嵐島檢察藍”品牌成色 打造黨建與業務“三融合”平潭實踐樣本》被最高檢評為全國檢察機關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優秀案例,模范機關的含金量還在進一步提升。 如今,在全院的黨員心中,工作細則已成為辦案、改革、行動的指南。每一粒沙在東南前沿陣地歷經沖刷,閃耀著黨性光芒。 筑就最美嵐島上的“防波堤” 自貿(涉臺)檢察室內,檢察官正在翻閱修訂后的實驗區條例,這是本周的黨支部例會,支部書記、部門負責人周孫章與支部黨員干部討論如何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把支部黨建品牌做出“親”“新”“特”“融”的特質。以增進最親的嵐臺司法情、開辟最新的司法先行路、護航最特的兩岸家園區、構建最融的互通連心橋為目標,服務兩岸融合,成了自貿(涉臺)檢察室黨支部例會的必修課。 “我們在今年初辦理的一起失火案件中,首次將‘平潭嵐碳’同等適用于不慎引發火災的臺胞。”周孫章介紹了近期落實臺胞同等待遇的成果,經過多方協調,最終解決了陳某在海峽交易平臺繳費的問題,由陳某自愿購買碳匯生態產品進行替代性生態修復。 公開聽證會上,檢察長余深畫就“司法碳匯”等內容進行了現場釋法說理。全國人大代表、海壇街道臺康社區黨支部書記劉愛英會后動容地表示:“這場失火案件聽證會既是深刻的法治教育課,也是生動的兩岸一家親法治實踐課,詮釋了‘親望親好’的骨肉親情。” 以沙的堅韌,堅持推動解決緩刑監管問題、為臺企提供合同規范建議……近年來,自貿(涉臺)檢察室推出涉臺創新舉措11項,其中全國首創3項,全國首創“一網三聯”涉臺司法服務模式,實現臺胞司法訴求精準收集和高效處置。 以學促融,“雙課淬煉”強根基。 為了讓黨員干部真正做到學思踐悟,該院設置了重點學黨的創新理論和法律政策等“主菜單”內容,重點講檢察工作中的政治考量、大局思維、司法理念和辦案經驗等“分菜單”內容,這種“政治教育課+業務交流課”的雙融合模式,為黨員干部從思想到業務全方位發展提供了“養分”。 在該院創設的“雙學雙講”工作機制引導下,黨支部例會不再是點到為止、浮于表面的會議,黨組會上的許多議題及指示精神也通過黨支部例會被精準傳達到每一個黨員。思想發動“一條鏈”,推動發展“一盤棋”,不是一盤散沙,而是聚沙成塔。 學習型機關的學習氛圍已蔚然成風,部門例會和“三會一課”相結合,以“檢察沙龍”“道德大講堂”等形式多樣的活動,針對司法辦案中的思想困惑、理念偏差,開展理論學習、交流研討。 “黨支部的學習更實了,‘從政治上看’不再是一句口號。”8年黨齡的檢察官助理陳翔感嘆半年來的學習成效顯著,特別是年輕黨員不再局限于自己的業務條線,更多地站在全院角度思考問題,奮力把“一島兩窗三區”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一粒沙雖渺小,卻能以堅定信念筑成最美嵐島上的“防波堤”。 合力共生成法治沃土 暮色初合,當推開5樓會議室的大門,一臺臺電腦整齊排列在長排會議桌上,一旁疊滿了各類材料,幾包充饑的小點心,濃厚的“班味”撲面而來——這里正是院里集中辦公專班的主戰場。 作為一支由8名黨員干部組成的“智囊團”,專班承擔了大部分急難險重任務,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前沿創新機制等一系列創新性成果大都出自這間辦公室。黨員骨干帶頭、全員協同作戰,將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在司法辦案的最前沿。 2023年10月,平潭檢察院“非法占用海岸線類案法律監督模型”獲評第二屆全國檢察機關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競賽一等獎,作為該模型研發的全程參與者,檢察官李堅主動擔任起專班里的“數字檢察老師”,通過經驗分享、案例剖析、實操演練等方式,系統傳授數字檢察知識與建模經驗,帶領專班合力對被判處刑罰人員違規發放、調整社保養老金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應用功能做進一步提升。 截至6月,依托平潭模型推送線索,全省共有41個基層檢察院成功立案辦理相關公益訴訟案件,涉及違規發放人數196人,違規發放金額230萬余元,督促行政機關及時止付96人,追繳126人,制發檢察建議29份,提起行政公益訴訟1件。2025年6月,福建省檢察院向最高檢申報上架全國層級平臺。 以微而著,開拓創新。 2025年4月,該院把平潭“零碳國際旅游島”發展目標和“創新型檢察院”創建理念相結合,創設的數字賦能海洋檢察保護治理新模式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三銜接三同步”機制獲評福建自貿試驗區十周年“百項典型創新實踐案例”;“生態司法+碳匯”協作機制獲評福建自貿試驗區第21批創新舉措,聚力守護好平潭碧海銀灘“真寶貝”。 2025年6月6日平潭檢察院印發的《關于充分發揮檢察職能服務保障“一島兩窗三區”建設的實施意見》里,18條舉措為平潭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 當一個個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成果轉化為司法為民、服務大局、爭先創優的實效,一粒粒沙合力共生成一片法治沃土,不斷為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和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提供養分,奮力把“一島兩窗三區”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區位的特殊性要求我們,必須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在辦案中注重提高政治站位、考慮政治影響、增強政治效果。”余深畫談及此次大刀闊斧的融合改革,語氣堅定,“就是要以‘真抓、實抓、深抓’的魄力,不斷深化對檢察業務背后大政治、大民生的詮釋,讓黨旗飄揚在68海里。” 在這里,一粒沙與一片海的對話仍在繼續……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