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釋不是終點,而是新生的起點。”近日,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監督庭法官深入龍巖新羅區、泉州石獅市的社區,對過去兩年經該院裁定假釋的罪犯進行實地回訪。這趟特殊的旅程,聚焦“監督+幫扶”,傾聽矯正對象的心聲,也傳遞著司法的溫度。 在集中座談會上,審判監督庭庭長邱一帆點明了此行的雙重目的:檢查矯正期間的遵紀守法情況,更關注他們的心理重建與長遠發展。回訪傳遞出積極信號:絕大多數矯正對象已重新就業,家庭關系穩定,正逐步回歸正常生活軌道。 “以前不懂法,吃了大虧;現在學了法,才知道怎樣守住底線。”曾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服刑人員的張某,如今與人合伙做電商。法官在了解其近況后,特別為他分析了電商領域的法律風險,叮囑他務必守法經營、依法納稅。 “現在每月收入穩定,還當上了小組長,感覺生活有了盼頭!”假釋人員邱某的感慨,源于當地司法局聯合人社局、企業為他量身定制的“就業幫扶套餐”。依托企業、社區、家庭“三位一體”幫扶網,他接受了物流管理培訓并成功上崗。法官鼓勵他:“就業是安身立命的根基,更是重拾尊嚴的起點。腳踏實地,法律為汗水護航。” “以前總覺得沒臉見孩子,現在終于能陪他寫作業了。”假釋人員李某話語中的欣喜,讓法官感到欣慰。李某的犯罪行為曾給家庭蒙上陰影,親子關系緊張。法官鼓勵他吸取教訓,積極生活,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好榜樣。 回訪中,法官還同步開展了“法律門診進社區”活動,為矯正對象解答勞動合同、債務糾紛等常見法律困惑。同時,他們與社區矯正管理人員深入交流,了解監管措施和幫扶細節,確保后續工作的精準性。 廈門中院表示,將持續推進假釋回訪制度化、常態化,以“潤物無聲”的擔當,助力假釋罪犯順利重返社會,擁抱真正的新生。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