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五點,醒來無眠,坐桌前讀書。四周一片靜謐,墻上掛鐘的秒針嘀嗒嘀嗒地走著。這萬籟俱寂的清晨,仿佛正孕育著一場熱鬧非凡的喧騰。 哐……哐……,一陣金屬架的碰撞聲傳來,下藤路早市攤主們上菜的聲音打破了這份寧靜。我抬頭看一眼掛鐘,5時15分,新的一天,就在這清脆的聲響中拉開了序幕。 仿佛一串鞭炮被點燃,第一聲炮響之后,“噼噼啪啪”的聲響接踵而至。早市里的腳步聲、說話聲、咳嗽聲,還有蔬菜上架的嘈雜聲,一股腦地涌入我的耳中。多少年來,每天清晨我被這些聲音喚醒,然后起床洗漱,吃早餐。無論是去上班走在下藤路上,還是傍晚下班,從六一路到下藤路,再經過市場回家,這些聲音都一直伴隨著我。有時候,打開燈關上門,我甚至還能聽到窗外傳來市場里最后一批顧客的討價還價聲——那些下班路過市場的主婦,總是會順便買幾樣菜帶回家。 就像一朵花的綻放,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準備和醞釀,這些攤主們一定比我起得更早。那些菜販,為了能買到新鮮的蔬菜,要在凌晨三點甚至兩點,就前往更遠更大的蔬菜批發市場進貨。而那些菜農,即使住在近郊,也要早早起床,摘菜、裝菜,再把菜運到市場,這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一天天,一年年,這些聲音從未間斷,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它們始終如一地存在著,見證著生活的生生不息。 “微信收款16元。”我再次抬頭看了一眼掛鐘,6時27分,早市里有了第一筆進賬?!爸Ц秾毜劫~10元。”緊接著,又一筆進賬,我猜不出這是同一家商販的進賬,還是兩家商販的收入。 開張了!這真是個好彩頭,這喜慶的聲音,讓我也跟著開心起來。 此時,一陣女子的叫賣聲傳來:“稀飯、粉干、炒面、炒粉……”那帶著福州腔的普通話,清脆響亮,極具穿透力,在一片嘈雜聲中,格外明顯。 我多年前就見過這些女子,那時她們還年輕。健壯有力的肩膀挑著大竹籃,竹籃里放著特大號白色搪瓷罐,罐里裝著食物。為了保溫,還會再蓋上一層用白色紗布加棉花縫制的小包被。如今,她們已經更新換代,用三輪車代替了竹籃擔子。車斗里載著保溫的泡沫箱子,箱子里是锃亮的不銹鋼桶,桶里裝著煮粉干、炒粉干、炒面之類的常見早餐,賣給那些很早就起床去進菜,還沒來得及吃早餐的攤主們。 時光匆匆,城市的街道變得更加寬敞平坦,生產工具變得更加輕松省力,年輕的女子也在歲月里有了變化,眼角有了細紋,步履少了輕快……而她們不變的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勤勞本色。 在眾多喧嘩聲中,我聽到了“叮叮當當”的聲音,這是賣魚丸的獨特叫賣聲。一位中年男子騎著自行車,后座側掛著專門的鐵制框架,最底層是一個小煤氣灶,灶上放著不銹鋼鍋,鍋里煮著魚丸湯。鍋內壁有支架,支架上放著不銹鋼盤子,煮好的魚丸撈起放在盤內,用蓋子蓋好。這真是一個最小的流動“廚房”,卻盛裝著福州最知名的特色美食,而且,在這么簡易小巧的鍋具里煮魚丸,也是一門學問。 男子一手握著車把,一手拿著一個小碗,碗里有小勺。他一邊騎車,一邊搖動勺子撞擊瓷碗,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響,老福州人一聽到這聲音,就知道魚丸來了。男子在熙熙攘攘的集市里穿行,如魚得水,平穩流暢,車人合一,讓人驚嘆不已。 早市大幕拉開,市聲漸次拔高。收款聲、叫賣聲,還有顧客的討價還價聲,交織在一起,譜寫著一曲動人的早市晨曲。這是平凡生活最真實的寫照,是煙火人間最溫暖的旋律。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