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龍巖新羅,說起鄉(xiāng)村旅游,人們自然就會想到去培斜;在盛夏,說起避暑漂流,也會選擇去培斜。 培斜之美,美在山水靈秀,美在煙火人間,更美在不經(jīng)意間撞進心底的那份鮮活與溫暖。每一次游歷,皆是一次全新的心靈觸動,收獲的感受都別具一格。 晨光初綻時,森林水鄉(xiāng)景區(qū)的輪廓在薄霧中漸次清晰。腳下的石階步道蜿蜒伸展,仿佛是時光鋪就的神秘小徑,引領著人們走進那遙遠而又夢幻的山水世界。沐光之城的歐式城堡仿佛是從童話中穿越而來。繡球花在晨露的滋潤下嬌艷欲滴,恍若莫奈筆下睡蓮的光影變奏。閑暇時光,在城堡的樹蔭下或坐或躺,一壺茶,品味自然神韻;一本書,思緒神游萬里,逍遙快樂,好不自在。 培斜風景 (吳四珍 攝) 培斜的山水定是位擅用留白的丹青圣手繪就。近處,蒼翠的竹海在風中翻涌碧浪;遠處,黛色山巒逶迤如游龍。溪水在卵石間奏響泠泠清音,與林間鳥鳴交織成天然的韻律。當暮色四合,歸鳥掠過水面,“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的意境便在眼前鋪展——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如果說培斜的山水是一首悠揚的樂章,那么九溪廬原始森林漂流則是樂章中的華彩篇章。站在起漂點,望著那湍急的水流和落差巨大的河道,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興奮與期待。當激流將人拋向浪尖,剎那的失重感讓人想起莊子“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的逍遙;而平緩處的漂流又似陶淵明“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的閑適,時空在此折疊,古人的山水情懷與現(xiàn)代人的冒險精神奇妙共鳴;水花飛濺間,都市生活的壓力竟隨激流消散于無形。 循著柴火灶的炊煙,撞見村里飄香的農(nóng)家樂餐館。鐵鍋里腌制好的咸鴨蛋香味,勾起味蕾深處的記憶。老板娘端上剛出鍋的冷泉魚,魚肉在竹筒飯的清香中若隱若現(xiàn)。鄰桌福州、廈門游客舉杯暢飲,“聽著山間蟲鳴入睡,那種寧靜是城市買不到的”,話匣子一開便忘了歸期。 在鄉(xiāng)村振興的畫卷中,這片土地正書寫著新時代的田園詩篇。村民將閑置農(nóng)房改造成研學基地,孩子們跟著研學導師辨認草藥,讓千年農(nóng)耕智慧在笑聲中傳承。荒廢的廠房變身戶外運動場,年輕人在健身基地挑戰(zhàn)自我。生態(tài)民宿將綠水青山轉(zhuǎn)化為“金山銀山”。當全民健身與鄉(xiāng)村振興同頻共振,這里不僅“煉”出強健體魄,更“造”出了詩意棲居的可能。 夜幕降臨,景區(qū)內(nèi)的燈光漸次亮起,懸崖民宿,宛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陡峭的懸崖之上。推窗見星河傾瀉,聽山風穿林,蟲鳴與溪聲編織成天然的安眠曲。此刻終于懂得陶淵明“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解脫,更理解宋人連文鳳筆下“東風林壑自逍遙”的悠然。 培斜之美,在于它懂得將山水靈氣釀成養(yǎng)心的佳釀。當城市人帶著滿身疲憊而來,這里的溪流會為他們濯洗靈魂,古樹會為他們遮擋喧囂,星空會為他們撫平皺褶。歸去時,衣襟上沾滿花香,行囊里裝著月色,而心靈的半畝方塘,早已被這片山水浸潤得澄明透亮。這或許就是鄉(xiāng)村振興最美的注腳——讓綠水青山不僅成為風景,更化作滋養(yǎng)心靈的甘露。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wǎng)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旗下,福建最權(quán)威的法律門戶網(wǎng)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quán)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