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近日,長汀縣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準予強制執行長汀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對某旅行社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責令該旅行社繳納罰款及加處罰款共計40000元。該案因旅行社未經旅游者同意擅自轉委托業務引發,法院經審查認為行政處罰合法合規,遂依法裁定準予強制執行,彰顯了法律對旅游市場秩序的嚴格維護。 2023年6月,瑞金市某公司與某旅行社簽訂旅游合同,欲組織該公司員工赴漳州旅游,總費用38000元。然而,某旅行社在未征得游客同意的情況下,于行程前兩日將除包車外的全部業務以22000余元的價格口頭委托給贛州某國際旅行社履行,且未簽訂書面協議。直到行程第二天,游客才從導游處得知業務已被轉委托,引發強烈不滿。經查明,某旅行社在收到瑞金市某公司20000元預付款后,僅向委托方支付了10000元,剩余款項未按約定支付租車費用,導致服務鏈條出現漏洞。 長汀縣文旅局認定,某旅行社的行為違反《旅行社條例》第三十六條關于“旅行社轉委托需取得旅游者同意”的規定,依據第五十五條作出20000元罰款決定。因該旅行社未繼續經營且法定代表人下落不明,長汀縣文旅局通過政府網站公告送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和《行政處罰催告書》。被執行人在法定期限內未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也未履行義務,因此行政機關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因該旅行社逾期未履行義務,按每日3%加處罰款,累計至20000元,最終形成40000元執行標的。 法官說法: 旅行社轉委托業務須嚴格遵循法定程序,未經游客同意擅自轉委托不僅侵犯了游客的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也破壞市場秩序。根據《旅行社條例》第五十五條,此類行為可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還將面臨停業整頓。隨著文旅消費回暖,市場主體更應敬畏法律、尊重契約,以誠信經營贏得口碑。旅游合同本質是契約,旅行社需以誠信履約為根本。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制定的《文化市場綜合執法行政處罰裁量基準》明確,對首次違法、積極配合調查的企業可從輕處罰,但違法行為的性質和后果不會因此改變。本案中,某旅行社雖系首次違法,但仍需承擔法律責任,這為行業敲響了警鐘。旅游企業必須強化合規意識,嚴格履行合同義務,唯有依法經營、誠信服務,才能贏得口碑與市場,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呼吁消費者選擇正規旅行社,簽訂書面合同并留存憑證,遇到糾紛及時向相關部門投訴舉報。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