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巖鷹淬煉 青春鑄劍 ——大田縣公安局精準培育激活青年民警成長動能 “多虧小鄭警官及時攔截,不然我的養老錢就全沒了!”提起那場驚心動魄的被詐騙經歷,林某仍心有余悸。6月18日,大田縣公安局“00后”新警鄭瀟奕憑借敏銳洞察和專業處置,成功勸阻正陷入投資理財騙局的林某,為其止損30萬元。 從“職場小白”到“反詐尖兵”,鄭瀟奕的成長,正是大田縣公安局“巖鷹計劃”青年民警精準培育工程的生動寫照。自2021年啟動以來,該工程通過“精準滴灌”“實戰礪劍”“多維賦能”三大路徑,推動占全局警力25%的青年民警成長為守護平安的堅實力量。 精準滴灌 繪就成長“路線圖” “第一次參與抓捕行動時,緊張得連手銬都差點打不開。”刑偵大隊民警陳俊杰回憶說。 陳俊杰等新警的成長歷程,折射出“巖鷹計劃”的顯著成效。近年來,大田縣公安局黨委將新警培育作為隊伍建設的“源頭工程”,構建起“縣局統籌、警種協同、單位實施、個人融入”的四維培育體系。 為確保新警得到優質歷練,大田縣公安局以“警師水平高、執法質量優、培養氛圍濃、工作成效好”為標準,精心挑選刑偵大隊、城關派出所兩個示范基地作為“練兵場”,同時推行“警師制”,為每名新警配備由領導干部和業務骨干組成的指導團隊,從執法規范到群眾工作、從思想引導到職業規劃,進行“一對一”精準幫帶。“‘全市優秀共產黨員’盧新斌手把手教我梳理案件線索、制作法律文書,讓我少走了很多彎路。”陳俊杰感慨地說。 此外,新制定的《“巖鷹計劃”實施方案》也明確了“一年跟著干、兩年能單干、三年成骨干”的成長路徑,并細化年度任務清單。在能力培養上,堅持“三力并舉”:通過紅色教育基地實地研學、英模事跡分享會等形式鑄牢忠誠警魂;常態化開展警情處置、執法辦案、公文寫作等基礎業務培訓,夯實崗位技能;開設“公安大講堂”,引入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應用等前沿知識,提升智慧警務能力。 實戰礪劍 錘煉履職“硬翅膀” “剛入職時面對復雜警情不知從何下手,如今已能獨當一面,‘巖鷹計劃’就是我的成長指南。”“執法標兵”范德對從警初期的情形記憶猶新。 為幫助新警快速適應實戰需求,大田縣公安局推行“階梯式”成長模式,從基礎接處警到復雜案件偵辦,從社區警務到專項行動,逐步增加任務難度,讓新警在真刀真槍的實戰中積累經驗、錘煉本領。同時,建立容錯糾錯機制,鼓勵新警大膽嘗試、勇于創新。 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是新警成長的“助推器”。該局還通過建立“周日志、月小結、季評估”動態跟蹤機制,對新警的工作表現、能力提升等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培養方案。“通過定期評估,我們能精準發現新警的短板,量身定制培養計劃。”該局黨委委員、政工室主任蘇爐介紹。 嚴管礪石成玉,厚愛潤物無聲。大田縣公安局不但常態化開展談心家訪,及時了解新警思想動態,還建立維權慰問機制,為依法履職的新警撐腰鼓勁,切實消除后顧之憂,激發隊伍內生動力。 多維賦能 搭建成長“大舞臺” 在大田縣公安局,“巖鷹之窗”宣傳欄的新警先進事跡熠熠生輝;“新鷹獎”“青年民警之星”評選活動中,青年民警同臺競技、互學互鑒……一系列創新舉措,在短時間內為新警搭建起了展示自我、快速成長的廣闊舞臺。 “比武中,我不僅提升了業務能力,還從其他同事身上學到了實用技巧。”今年2月,在崗位技能競賽中獲“新鷹獎”的詹子俊深有感觸。 實戰練兵場,注定成為檢驗新警能力的“試金石”——大田縣公安局通過開展案卷評查、模擬警情處置、實戰技能比武等活動,全面檢驗新警學習成果。同時,將表現突出的“苗子型”新警納入重點培養名單,優先提供培訓深造、崗位歷練機會。此外,通過打造“新警心向黨”黨建品牌,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紅色教育等,強化新警政治擔當…… 4年來,“巖鷹計劃”結出累累碩果:新警累計參與破獲各類案件500多起,化解矛盾糾紛3000多起,涌現出一批業務骨干和崗位標兵,入選市級以上人才庫13人。這支充滿朝氣與活力的青年民警隊伍,正以扎實的專業素養和昂揚的精神風貌,為“平安大田”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春動能。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