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的閩北驕陽似火,與烈日同樣熾熱的,是近期福建監獄系統第二屆“勵警杯”籃球賽的賽場。經過21支代表隊激烈角逐,武夷山監獄代表隊以全勝戰績捧起冠軍獎杯。賽場邊,武夷山監獄山鷹特警隊隊長宋煜與三監區民警何道清的身影格外引人注意。對他們而言,籃球不只是賽場上的拼搏,更是淬煉監區工作的“磨刀石”,那些在球場上習得的協作、堅韌與智慧,正化作守護監管安全的堅實鎧甲,激勵著他們在平凡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 宋煜:戰術板上始終寫著“團隊” “傳球!補位!”球場上,宋煜嗓門洪亮,即使體力不似年輕隊員,卻總能在關鍵時刻出現在最需要的位置。這個從小跟著父親泡在球場的漢子,籃球生涯橫跨20多年,從沖鋒陷陣的主力到運籌帷幄的“場邊教練”,角色變了,但對“團隊”二字的理解愈發深刻。 “籃球從來不是一個人的運動。”宋煜擦著汗說,“年輕時總想著自己突破得分,現在才懂,漏掉一個防守人,就得靠隊友補位;年輕隊員做事沖動時,一句冷靜的提醒比指責更有用。”這種“補位意識”,恰是他從警18年最深的工作信條。 2007年,警校畢業的宋煜剛到武夷山監獄時,面對艱苦的條件和高強度的工作曾一度迷茫。“咱們干監獄民警,就像打籃球,少了誰都不行。你漏了一個細節,隊友就得幫你扛,可監管安全這事兒漏不得。”師父拍著他肩膀說的這句話,宋煜記了18年。 在他看來,籃球場的補位是為了不失分,監區的補位是為了不失控。“球場上失誤頂多輸分,監區里一個失誤可能導致事態嚴重。”這種認知,在6月中旬那次突發事件中,化作了教科書級處置。 今年6月中旬的一天,服刑人員黃某成了“失控的籃球”。這個身高1.95米、體重115公斤的壯漢,因犯故意傷害罪入獄,此刻正違抗指令,擺出格斗姿態叫囂:“有本事就來拉我!”周邊服刑人員騷動,秩序正遭受挑戰。 “就像球場上突然出現快攻,必須瞬間形成防守體系。”宋煜腦中閃過的不是慌亂,而是戰術配合。作為山鷹特警隊隊長,他在對講機里傳出指令:“啟動‘獄內110’,50秒集結!” 哨聲就是命令。宋煜沖出辦公室時,隊友已在樓下整裝——心理學專業的蔡文琦攥著談判話術,老搭檔種法郎與趙青眼神交匯便知彼此走位,楊銘杰正檢查警戒裝備,戴洪濱調試著執法記錄儀。50秒后,五人戰術小組如出鞘利劍抵達現場。 “不激化、不妥協、不拖延!”宋煜的指令清晰有力,像球場上布置戰術。蔡文琦溫和的談判聲響起,像控球后衛穩住節奏;種法郎與趙青悄悄貼近,如同側翼包抄;楊銘杰筑起人墻隔離外圍,恰似穩固的防線。當黃某的注意力被談判吸引的瞬間,主控與輔控果斷出擊,20秒內完成“上肢鎖制+下壓控制”,全程無肢體傷害,秩序“回位”。 “你看,和打球一個道理。”事后,宋煜給隊員復盤,“蔡文琦的談判是‘傳球’,我們的控制是‘得分’,少了誰都成不了。”這種團隊協作,在他剛入職時就被深刻上了一課。那時他值夜班犯困,師父凌晨3時許替他站完崗,只說:“咱們這崗,哨聲不響,就不能下場。” “只要在崗1分鐘,就得守住60秒。”如今,這句話成為宋煜的口頭禪。 從球場到監區,宋煜的戰術板上始終寫著“團隊”。他常激勵特警隊員:“籃球冠軍靠五人同心,監管安全靠萬眾一心。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拼圖,拼好了,才是真正的平安長城。” 何道清:“改造場”上的戰術執行大師 “我不是得分手,頂多算個‘藍領球員’。”何道清笑著說。球場上,他不負責華麗地突破,卻總能精準地完成擋拆、傳球,把基礎工作做得滴水不漏。這個特質,恰是他從警生涯的寫照。 奪冠那天,何道清抱著獎杯琢磨:“咱們隊沒明星,可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該干啥——有人防守,有人串聯,有人兜底。”這種“角色定位”的清醒,讓他剛入職時就找準了位置。“新人就該做臺賬、記會議記錄,這些瑣碎活兒能摸清監區的‘家底’。”何道清說,就像球場上的角色球員,把籃板搶好、把傳球傳穩,就是對團隊最大的貢獻。 籃球教會何道清的,遠不止這些。每場比賽后,他都會帶著隊員反復看錄像。“哪個球傳錯了,哪個防守漏了,得掰開揉碎了想。”這個復盤習慣,被他原封不動地搬到了工作中。“那次談話是不是太急了?”“這個服刑人員的情緒變化有沒有提前察覺?”何道清每周花1小時坐在辦公桌前,把前一周的事捋一遍。 6月的那次課堂秩序風波,成為他“復盤本”上的典型案例。 那天,法律知識講座正進行到關鍵處,服刑人員陳某突然拍著桌子站起來,不僅打斷講課,還慫恿旁邊的同犯一起起哄。“就像球場上突然有人故意犯規,目的是打亂節奏。”何道清先讓同事把陳某帶離現場,自己留下安撫其他服刑人員——這像極了球場上,有人處理沖突時,其他人必須穩住陣腳。 “他不是單純搗亂。”何道清心里清楚,就像分析對手戰術得看整體,處置服刑人員情緒也得挖根源。他沒急著批評,而是搬了把椅子坐在陳某對面說道:“你要是對教育改造任務分配不滿,咱們可以說;覺得學習枯燥,也能提建議,但鬧課堂解決不了問題。” 耐心溝通像一場拉鋸戰,如同球場上落后時的堅持。終于,陳某松了口:“改造任務太重,學習又沒用,我就是想發泄。”何道清沒就此打住,他聯合心理輔導員做了份詳細記錄,又找了幾名同監區服刑人員核實,像賽后整理數據一樣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拼完整。 最終的處理方案透著“團隊智慧”:扣考核分是“按規則出牌”,一周紀律強化學習是“針對性訓練”,心理輔導是“調整狀態”。更重要的是,何道清在周復盤時寫下:“教育改造任務分配要更精細,學習內容得接地氣。”很快,監區調整了教育改造任務表,還添加了案例分析、情景模擬等教學環節——就像球隊根據對手調整戰術,效果立竿見影。 “你看,打籃球和做工作,底層邏輯是通的。”何道清翻著自己的復盤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記著處置細節,“沒有捷徑。就是把每件小事做好,錯了就改,對了就堅持。” 采訪手記 從球場到監區,連著同一種信念。宋煜的“哨聲不響戰斗不止”,何道清的“角色就位即是擔當”,本質上都是對“責任”二字的詮釋。當籃球的激情褪去,留在他們身上的,是團隊協作的默契、直面挑戰的勇氣與精益求精的執著。正如那座冠軍獎杯上的刻字——“勵警礪心,篤行致遠”。這或許就是籃球給予監獄民警最珍貴的禮物:把賽場的汗水,化作守護平安的力量;讓團隊的榮光,照亮監管改造的漫漫長路。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