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想到這么快問題就解決了,謝謝你們的耐心調解?!苯?,依托石獅市綜治中心“一站式”解紛平臺,石獅法院深化“法院+特邀調解”聯動機制,2天快速化解一起涉未成年人欠薪糾紛,拿到工資余款的小陳(化名)連聲道謝。 今年1月,17歲的小陳入職某茶葉公司并簽訂了勞動合同。工作一段時間后,小陳因無法適應崗位主動提出辭職。然而,公司以小陳違反《勞動合同》相關條款為由,要求其賠償損失或履行完合同期限,否則拒絕支付剩余3800元工資。雙方多次協商無果后,小陳于7月5日向石獅市綜治中心求助。 面對小陳的無助,入駐中心的石獅法院訴訟服務團隊迅速介入。根據其工作性質、時長及管理從屬關系等因素,初步確認小陳與茶葉公司存在勞動關系。 鑒于案情事實清晰、爭議較小,訴訟服務團隊立即啟動“法院+勞動保障維權中心”聯動機制,并運用“分調聯診”先行調解程序,將案件分流至具有豐富勞動糾紛調解經驗的特邀調解員蔡建東處,同時邀請勞動保障維權中心工作人員組成聯合調處專班共同介入,全面核實工作時長、報酬約定等關鍵事實。 7月7日,聯合調處專班采取“背對背”溝通方式,分別疏導當事人情緒。 “勞動者已實際提供勞動的,用人單位必須足額支付報酬,這是勞動合同的核心義務。若以未做滿期限為由拒付工資,不僅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還可能面臨加付賠償金的法律后果。”法官向企業負責人明晰勞動關系中支付報酬的合同義務及拒絕支付的法律風險。 另一邊,勞動保障維權中心工作人員則對用人單位聘用未成年人的相關規定進行解析,如每日用工時長不得超過8小時,不得安排夜班等;調解員也同步向小陳釋明提前解約的責任邊界,引導雙方回歸理性協商。 經過耐心釋法說理,企業正視自身行為不當,小陳也認可提前離職對企業造成的影響,雙方最終就工資余款支付達成協議,企業當場履行了付款義務。至此,該起涉未成年人欠薪糾紛得以妥善化解。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