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堅守,終見安好 ——武平縣人民法院執結一起交通事故賠償積案 “謝謝法官關心,小陳和我們都挺好的!”近日,武平縣人民法院執行法官劉玉峰對一起歷時十年的交通事故賠償案申請執行人小陳進行回訪,得知其生活狀況持續改善,倍感欣慰。這起跨越十年的執行難案,終于畫上了一個溫暖的句號。 少女重傷陷困境 2014年4月,19歲少女小陳乘坐小李駕駛的摩托車不幸跌落,造成重型顱腦外傷,導致左側偏癱及認知、控制能力受損,生活無法自理。經交警部門認定,無證駕駛且操作不當的小李承擔事故主要責任。武平縣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小李賠償小陳各項損失共計57萬余元;因小李系未成年人,其父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然而,事故初期支付部分醫療費后,小李及其父母再未履行賠償義務。巨額的治療和護理費用,讓本不富裕的小陳家庭陷入困境。“姐姐出事前,家里靠父母務農打零工維持,還算安穩。出事后,父親四處籌錢,母親全天照顧姐姐……”小陳的妹妹講述道。 司法救助解急難 2015年11月,小陳的家屬向武平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案件受理后,法院經查控發現,被執行人小李及其父母名下確無存款、房產、車輛等可供執行財產,案件陷入“執行不能”的僵局。 面對小陳亟待救治的困境,武平法院于2016年初積極協助其申請并獲得省、市、縣三級司法救助金,有效緩解其醫療費用的燃眉之急。因確無財產可供執行,該案依法終結本次執行程序(以下簡稱“終本”)。但“終本”絕非終點,法院將其納入“終本案件”長效管理機制,列為涉民生重點攻堅案件,指定專人持續跟蹤。 10年間,盡管承辦法官幾經更替,武平法院始終未放棄對該案的執行:定期查詢小李及其父母的財產狀況,對查控到的零星存款及時扣劃,對拒不配合執行的小李父親依法采取司法拘留措施。2022年2月,執行干警發現小李母親在某醫院工作后,第一時間前往扣留、提取其工資收入;同年3月,發現小李在龍巖某公司就業,亦迅速采取同樣措施。然而,歷經8年不懈努力,累計執行到位金額仍不足10萬元,與57萬余元的賠償總額相距甚遠。 情法交融促和解 2023年初,武平法院深入推進執行攻堅行動,決心啃下包括此案在內的一批涉民生“骨頭案”。執行法官劉玉峰在反復梳理案件材料、多次入戶走訪中發現,小李的一位親屬深明事理、曾流露過協助解決的意愿。劉玉峰敏銳地抓住這一線索,積極推動該親屬參與調解。該親屬在充分了解小陳的艱難處境及李家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后感同身受,表示愿意幫助籌措資金解決問題。然而,調解過程一波三折,雙方就剩余款項的履行金額和期限分歧較大,三次調解均未成功。 此時,轉機出現。小陳家屬通過律師提供了一條關于小李及其父母財產的重要線索。經核查,該線索基本屬實。 劉玉峰立即約談小李一家,出示核查證據。“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判決,情節嚴重將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依法可追究刑事責任,留下犯罪記錄。”在闡明法律后果、形成有力震懾的同時,劉玉峰亦從情理出發,耐心勸導,“長期規避執行并非出路。主動履行完畢,對年輕的小李而言也是卸下包袱、輕裝前行的新開始。” 法律的威嚴與法官情理交融的勸導終見成效。最終,在武平法院主持下,雙方達成執行和解:由小李親屬協助籌款,在剩余款項基礎上額外支付小陳2萬元補償,分3期履行。2023年5月,和解協議簽訂當日,小李一方即支付了首期款項。 十年夙愿終得償 2023年5月至今年1月,劉玉峰始終心系此案,每到履行期屆滿前,均主動跟進案款籌集和小陳的生活狀況,督促義務人按期履行,確保每一筆到賬案款第一時間發放至小陳手中。 今年1月17日,最后一筆執行款到位。時值寒冬,田埂覆霜,劉玉峰帶著錢款及結案材料,再次翻越山嶺到小陳家。當小陳在結案文書上鄭重摁下手印,這場曠日持久的執行拉鋸戰宣告終結,小陳的生活也因這筆賠償有了更堅實的保障。 “這么多年,辛苦你們了!”臨別時,小陳緊緊握住劉玉峰的手。 “好好過日子,生活還長著呢!”劉玉峰輕聲囑咐。 這起歷時十年的執行積案圓滿化解,不僅為受害者家庭帶來了生活的希望,也為失信被執行人提供了回歸誠信、重啟人生的契機。武平法院以“如我在執”的擔當,十年如一日的不懈追尋,生動詮釋了“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深刻內涵,讓生效裁判的權威在時間的淬煉中熠熠生輝,讓公平正義最終以“看得見”的方式溫暖抵達。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