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這小本買賣,要不是你們,一個月就白忙活了!”合金配件店老板林某緊握著法院調解員的手,連連道謝。近日,莆田秀嶼法院收到了林某送來的一面錦旗,感謝法院調解員高效化解困擾他多時的難題。 多年信任遭“賴賬” 林某經營著一家小型的合金配件店,鄭某從事工程項目工作,是店里的老主顧。出于多年建立的信任,林某的生意模式一直是先供貨,等鄭某工程款到位后再結算。這種模式持續了不短的時間。 然而,去年開始,情況發生了變化。鄭某在林某處的欠款逐漸累積,最終達到了12000多元。今年3月,因經營需要,林某希望鄭某能結清所有賬款。鄭某雖第一時間支付了3000多元,但剩余的9000多元,卻以“工程開銷大,資金周轉不開”為由,一再拖延,后來干脆不再回應林某的任何聯系——電話不接,微信不回,仿佛人間蒸發。 溝通無門之下,林某將鄭某訴至莆田秀嶼法院,要求償還剩余欠款及逾期還款利息。 耐心疏導促和解 法院受理案件后,考慮到林某與鄭某有長期合作基礎,直接判決未必能徹底化解矛盾,決定指派調解員先行調解。 調解工作一開始就遇到難題——鄭某失聯了。一開始,調解員多次撥打鄭某手機,始終無人接聽。但調解員沒有放棄,繼續嘗試在鄭某可能接聽的時間段撥打電話。經過一周時間持續不懈的努力,電話接通了。 電話里,鄭某吐露了難處:工程確實投入大,資金鏈非常緊張。 “失信的成本,遠高于一時的周轉困難?!闭{解員耐心傾聽,從法律后果、信用代價以及雙方多年合作情誼、個人在行業內的信譽等多個角度,向鄭某進行細致的釋法說理。 經過一番推心置腹的溝通,鄭某的態度開始松動,表示愿意想辦法籌措資金,履行還款義務。 云端調解化紛爭 最大的障礙雖然跨越了,但新的問題來了:鄭某不在本地。為了便利當事人,法院迅速啟動線上調解程序。 屏幕兩端,調解員居中協調,回顧過往合作,點明法律義務,也體諒實際困難。最終,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在線上達成:鄭某同意立即籌措資金,一次性還清所有欠款。調解協議通過手機端當場簽署確認。 協議達成后,鄭某沒有拖延。在調解員的見證下,他通過線上轉賬方式,將9000多元欠款當場支付給了林某。一筆困擾林某多時的債務糾紛,在云端高效、圓滿地畫上了句號。 “真沒想到這么快就能解決,太感謝了!”拿到欠款的林某,如釋重負。事后,他特意制作了一面錦旗送到法院,表達對法院調解工作的認可與感激。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