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一紙訴狀藏心酸,法官上門解心結—— 讓疏遠的親情升溫 “法官同志,沒想到你們能上門,這可真幫了我個大忙!”近日,七旬老人歐陽某看著上門調解的漳州市龍海區人民法院法官,語氣里滿是感激與動容。這場以司法溫情化解的贍養費糾紛,用實際行動守護著“老有所養”的民生承諾。 歐陽某早年與丈夫離異后,獨力扛起生活的重擔,將一兒一女拉扯成人。好不容易兒女長大成人,歐陽某卻疾病纏身,不僅失去了經濟來源,連日常起居都漸漸變得艱難,然而兒女沒能履行應盡的贍養義務。無奈之下,歐陽某將子女起訴至龍海法院。一紙訴狀里,藏著老人的無助與心酸。 “案件判下去,贍養費可能分得清楚,但是親情可能就散了。”經辦法官在接觸案件后,敏銳地察覺到這起糾紛背后的復雜情感。在深入了解當事人的矛盾癥結后,法官發現雙方親情并未完全斷裂,仍有彌合的可能。再想到老人行動不便,從家到法院的路途又遠,為減輕當事人的奔波之苦,也為了能更好地緩和這緊繃的家庭關系,法官當即決定前往老人家中開展調解工作。 “我們每個月都有支付贍養費。”調解現場,兒女先開了口,語氣里帶著一絲委屈和不解,似乎覺得自己已盡到了責任。 “他們是寄了錢,但是沒有家人陪伴,我看病都很困難。”歐陽某的聲音里透著疲憊與失落,病痛纏身時的孤獨無依才是最讓她難以承受的。 法官在與老人及其兒女的細致交流中,逐漸理清了矛盾的全貌:兒女雖然支付了一定的贍養費,但這筆錢對于老人日益增長的醫療費用來說只是杯水車薪。更重要的是,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無人照料,看病就醫時連個陪同的人都沒有,這種生活困頓和精神孤寂,讓老人對兒女的不滿漸漸累積,最終釀成了這場訴訟。 “你們子女在外打拼很辛苦,但母親生養你們也不容易。”法官看著老人的兒女,語重心長地說,“贍養老人可不是簡單的給錢了事,在精神上更要多給予陪伴和慰藉,真正讓老人老有所養、安享晚年。” “可是我們實在是工作繁忙,而且我們還要接送孩子,平時很少有空能回家。況且,我們和母親觀念不和,平日也說不上幾句話。”面對法官,老人的子女忍不住訴起苦來,話語里滿是生活的壓力和與母親溝通的無奈。 “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現在你們的母親身體疾病纏身,你們再怎么忙也該抽空來照顧她,平時盡量多回家來。”經辦法官循循善誘。 “你的子女工作辛苦,平時掙錢養家不容易,而且他們從事直播行業,起訴后審判公開可能會影響子女工作。”隨后,法官又輕聲勸導歐陽某,這番話既考慮到子女的實際處境,也希望老人能多一份理解和體諒。 經辦法官耐心勸說間,雙方深埋心底的親情終于逐漸復蘇。兒女鄭重表示,除了按時支付贍養費、承擔醫療費等費用之外,他們一定會擠出更多時間和精力陪伴老人,讓老人不再孤單。歐陽某解開了心結,主動提出要撤回起訴。 一場原本可能劍拔弩張的訴訟,在法官的上門調解下,以最溫情的方式畫上了句號。這不僅解決了老人的贍養問題,更守護了一份瀕臨疏遠的親情。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