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感謝了,原以為這物業費的事兒得一直僵著,沒想到在這兒真解決了。”邱某感激地對坐在她對面的退休法官章建新說道。這一幕,發生在龍巖市區一體綜治中心的調解室里,一場劍拔弩張的物業費糾紛,在新羅法院“銀發力量”的多方努力下,終于迎來圓滿結局。 2025年6月下旬,暑氣籠罩著龍巖市區的每個角落。生病的業主邱某正被近5000元的物業費壓得喘不過氣。長期與病魔斗爭,她的積蓄早已被高昂的醫療費掏空,每一分錢都得精打細算。“我不是不想交,實在是因為治病幾乎花光所有積蓄,我現在連生活都快成問題了。”邱某無奈又疲憊地在電話里同綜治中心新羅法院特邀專職調解員——退休法官章建新說道。 物業公司同樣滿腹“委屈”。電話中,物業代表向章建新訴苦:“我們公司的員工們等著工資生活,小區的設施維護也需要大量資金。要是大家都因為各種各樣的緣由拖欠著物業費,那么我們的服務資金根本沒法保障,整個小區都會陷入混亂。” 通過先期的電話溝通,章建新發現雙方各有難處,互不相讓,矛盾已積壓許久,一觸即發。為徹底弄清爭議焦點、促進問題實質性解決,章建新決定組織雙方到綜治中心調解室進行“面對面”調解。 6月20日,在約定調解的日子里,退休法官章建新與雙方當事人靜靜圍坐在布置溫馨的調解室里的小圓桌旁,桌上的茶香也驅散不了空氣中的緊張。章建新先為雙方遞上茶,緩解雙方緊張對立的情緒,待氣氛較為輕松時再讓雙方各自說出訴求與顧慮,細致梳理爭議的核心。 章建新深知,單純講法律難以化解雙方的心結,還需從情理入手。他先拿起相關法律條文,向雙方耐心解釋業主繳納物業費的義務和物業公司收取費用的正當權利,讓雙方明確各自的權利義務邊界。“從法律上來說,物業費該繳,服務也得做好,這是雙方都要遵守的準則。”章建新平靜溫和卻緩慢有力地說道。 接著,他轉向物業公司代表,語重心長地勸道:“咱們設身處地為邱某想想,他身患重病,生活如此艱難,這物業費對他而言是個沉重的負擔。你們做服務行業,多些體諒,適當減免費用,既能幫他渡過難關,也能提升公司的口碑,往后工作開展起來也更順利。” 隨后,章建新又耐心地向邱某闡明道理:“物業也付出了諸多努力,小區環境的維護、設施設備的正常運轉都離不開他們,咱們要認可他們的付出。物業公司正常運營也需要資金保障,完全不繳費對其他業主不公平。”在章建新的釋法說理下,雙方當事人都陷入一陣短暫的沉默,似乎都在嘗試理解對方立場。 見雙方態度逐漸松動,章建新趁熱打鐵,繼續在中間斡旋:“咱們都退一步,物業考慮業主的實際困難,業主也理解物業的運營壓力,找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他結合雙方訴求,提出“適當減免+及時結清”的調解思路,建議物業根據邱某的經濟狀況降低費用,邱某則在減免后盡快支付剩余款項。 經過反復溝通,物業公司代表思索片刻后率先表態:“考慮到邱某的實際困難,也為了小區和諧,我們愿意減免四成費用。”邱某聽到這話,一直緊繃的肩膀瞬間放松下來,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連連點頭:“太感謝你們了,愿意減輕我的經濟負擔,我馬上想辦法把費用繳清。” 當日,邱某湊齊了物業費并當場結清。物業代表主動伸出手,邱某伸手握住,二人相視一笑,空氣里的緊張氣氛徹底消弭。這場糾紛,在綜治中心,靠著新羅法院“銀發力量”退休法官章建新堅守法律又飽含溫度的調解,實現“雙向奔赴”的圓滿。這起糾紛的解決,沒有誰輸誰贏,只有法理與情理的和諧共生。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