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被執行人的企業給法院送來牌匾致謝?這一幕近日發生在長樂法院。 與以往不同,此前執行干警收到最多的通常是申請執行人送來的錦旗或牌匾,可該被執行人為何會送來這面寫有“司法溫情助企紓困,柔性執法煥企重生”字樣的牌匾? 而不久前,22名農民工也陸續來長樂法院遞交《結案申請書》,同樣也向法院表示感謝。究竟是什么案件的執行效果,能讓雙方都滿意? 事情要從長樂法院辦理的一起涉小微企業欠薪執行案件中說起。 因市場行情變化,22名農民工被某企業拖欠工資共計37.46萬元,集體討薪未果,經勞動仲裁后仍未收到工資款,于2025年4月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該案涉及民生,工人需要工資款保障生活,而企業名下僅有的若干設備又難以變現。若貿然處置,企業生存發展也可能難以為繼。執行干警邊審查案卷材料,邊思考案件執行的最優解決之道。 經多番研討案情,執行干警決定再赴該企業了解生產經營狀況,試圖通過挖掘其他財產線索來助推執行。執行干警約談該企業負責人楊某。 “不是不想發工資,是真沒錢啊!我們自己也被別人欠了,催了好幾次都要不回來,不然也不會鬧到法院去了……”楊某無奈地表示。 “總共被欠了多少錢?有無相關憑證材料?”執行干警問。 “就是這家公司,欠了我合同款84.56萬元,拖了一年了一直都沒付。”楊某翻出與某公司(第三人)的合同。 發現財產線索苗頭,執行干警審查該企業對第三人享有的到期債權等證據材料后,當即赴第三人住所地展開調查,并確認第三人需向被執行人支付合同款共計84.56萬元的事實無誤。緊接著,執行干警向第三人送達《履行到期債務通知書》,明確要求第三人將對被執行人所負債務在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匯入法院執行賬戶,且不得向被執行人清償。 “這筆錢沒這么快能撥付,多給我們點時間,會盡快把這筆款結掉。而且要執行也應該先執行他的財產,怎么會先執行到我這來?”第三人的相關負責人林某表示為難。 “這筆錢既是工人的‘血汗錢’,也是企業的‘救命錢’,拖著不付,既傷害工人,也可能給自己惹上官司。他對你享有到期債權,這也是他的財產,如果沒按通知書履行,我們也會對你采取相應措施……”執行干警把法律后果“掰開揉碎了”講道。 在法院執行聲勢震懾、執行干警耐心釋法說理引導下,第三人將37.46萬元轉入法院專戶,上述22名農民工收到全額工資款,隨后剩余的47.1萬元合同款項也順利轉入楊某的企業賬戶。 收到扣除農民工工資款的剩余欠款后,楊某激動地說:“這筆錢就像‘強心針’,企業終于能喘口氣,恢復正常生產了!”事后,該企業送來牌匾表示感謝。 這塊牌匾背后,藏著執行辦案的智慧:不是冷冰冰的“查扣凍”,而是在保障個體生計與護航企業發展間找尋巧妙平衡。長樂法院通過激活企業應收賬款這一“沉睡資產”,實現勞動者“勞有所得”與企業“破局重生”的多贏,既守住勞動者生存底線,又避免“辦一個案子、垮一家企業”,為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優化轄區法治化營商環境、推動社會和諧穩定注入新活力。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