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中心”到“心坎”的奔赴 ——漳州市長泰區綜治中心矛盾糾紛化解的溫情實踐 “有糾紛怎么辦?”在漳州市長泰區的街頭巷尾,一本本藍白封面的“矛盾糾紛指南”正被遞到群眾手中。這本浸透民生溫度的手冊,不僅將復雜的調解流程轉化為百姓看得懂的“矛盾糾紛化解導則圖”,讓群眾能對著導則圖找到解紛門道,即“找村、鎮、區綜治中心或撥打96111矛調熱線”,使“有糾紛找綜治中心”成為大家的共識。 如何從“中心”走到群眾“心坎”?長泰區綜治中心用踏實的腳步丈量出答案。 專業調解團隊穿梭于企業車間調解勞資糾紛,邀請行業專家“坐診開方”;調解員們依托工作日志研判預警矛盾糾紛,第一時間讓鄉親們在稻花飄香的田埂上握手言和……每一場成功的調解,都是一次從“中心”到“心坎”的奔赴。 專業調解中的“法理齒輪” 在長泰區綜治中心的現代化調解大廳內,勞動人事爭議、醫療糾紛、婚姻家事等18個專業化調解委員會的標識錯落有致。 長泰區綜治中心通過創新構建“常駐+輪駐+隨駐”專家配置模式,為各類糾紛搭建了精準對接的“齒輪組”,讓帶著不同訴求的群眾一進門,就能順著專業力量的紋路找到解決之道。 2024年12月24日,長泰區居民李某(化名)因跌傷就診于某醫院。該院醫生診斷李某右膝3厘米裂傷滲血,不過骨盆CT未顯示明顯骨折,便進行簡單治療。 然而疼痛持續困擾著李某,輾轉至另一家醫院檢查時,竟被診斷出四處骨折。李某認為首診醫院存在漏診,導致治療延誤,堅持要求經濟補償,醫患雙方的糾紛由此產生。 2025年3月,雙方共同來到長泰區綜治中心申請調解。中心隨即啟動專業調解機制,將案件指派給常駐中心的區醫患糾紛調委會。 行業專家聯合調解員,既專業分析醫療行為的規范性,又耐心傾聽患者的委屈與訴求,在法理與情理之間尋找平衡點。經過反復協調,醫院最終認可李某的合理訴求,同意一次性賠償醫藥費、誤工費、營養費、精神損失費等共計8000元。當雙方在調解協議上簽字,醫院當場履行付款義務時,這起持續數月的糾紛終于圓滿化解。 為讓“齒輪組”運轉更順暢,長泰區綜治中心定期開展DeepSeek調解助手培訓會、重點領域糾紛模擬實操課。如今,勞動人事、婚姻家事等領域的行業調解員既能熟練運用技術手段進行輔助研判,又能以專業素養拆解復雜矛盾,行業糾紛處理效率更加高效。 田野阡陌間的 “茶香解法” 坂里鄉連心廊的石階飄散著新沏的茶香,幾位村民圍著調解員席地而坐,傾訴著自家的苦惱;林墩辦事處的大樹下,幾戶人家圍坐在茶桌旁,正為宅基地的分界問題各抒己見。蒸騰的熱氣里,原本劍拔弩張的雙方漸漸平靜,最終握手言和…… 這樣的煙火場景在長泰鄉間日漸成為獨特的風景,常有游客駐足觀看這充滿鄉土味的糾紛化解現場。 “田間矛盾等不得,得趁著茶香把話說開。我們閩南人就喜歡喝茶,在家門口吃茶話事把問題解決,對大伙來說都再好不過了。”長泰區綜治中心負責人指著大樹下的石桌介紹。 當地推行的“小事拉家常,難事大家談”的調解模式,將調解現場搬到阡陌之間。往往茶水剛泡開,爭執已化解大半。2024年,通過這種模式化解的“小事”達5567件。 “多虧你們及時出手,現在土地都恢復耕種了!”2025年2月25日,長泰區綜治中心的工作人員回訪林某時,電話那頭傳來連聲道謝。 時間回溯至2025年2月21日,巖溪鎮上蔡村村民林某焦急地撥打“96111矛調熱線”——他與蔡某簽訂田地租賃合同后,前任承包人陳某因經濟問題遲遲未清理作物,導致春耕受阻。 長泰區綜治中心立即啟動調解機制,當日上午便指派屬地綜治中心調解員與鎮村干部趕赴現場。經核查,林某與蔡某于2024年12月達成租賃協議,但陳某因農產品滯銷未履行清理義務,三方矛盾由此而生。 在附近田間的調解現場,調解員請三方圍坐品茶:“咱們先聽聽陳某的難處。”在茶煙裊裊中,陳某吞吞吐吐道出原委:原來他因經濟不景氣導致農產品滯銷,資金周轉出現困難。聽完陳某的陳述后,原本怒氣沖沖的林某和蔡某也表達了理解。 調解員順勢提出分期清理方案:陳某先清理部分作物保障春耕,剩余部分待銷路打開后逐步處理。這個兼顧各方利益的方案獲得一致認可,陳某連夜組織人手搶收,及時移交土地給林某。 如今這片土地重現生機,嫩綠的春耕作物破土而出,原本可能升級的糾紛消散于茶香之中。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