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炒鞋”的陷阱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月21日訊 “球鞋一面墻,堪比一套房”。近年來,球鞋市場火熱,一些千余元的限量版球鞋,甚至被炒至上萬元。瘋狂的“炒鞋圈”也應運而生…………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投入了完全超乎自身經濟實力的資金,幾萬、十幾萬甚至上百萬元,寄希望于“炒鞋”能帶來豐厚的物質回報,但最終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日前,寧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破獲一起特大“炒鞋”詐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曾某。據悉,該起案件受騙人數達60余名,涉案金額逾 4000萬元。 投資返利 騙取千萬 2019年10月24日,吳先生等9名群眾到寧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報警,稱被一個名叫曾某的人以購買期鞋、投資獲高額分紅為由,詐騙了上千萬元。據吳先生介紹,2018年,曾某自稱有渠道販賣限量球鞋,推薦吳先生投資,并許諾其每35天可返15%傭金。因與曾某關系較好,吳先生試水投入數萬元并如期收到返利。面對高額利潤,吳先生先后投入了數百萬元,獲得了不菲收益。 2019年,吳先生確信曾某販賣球鞋有利可圖,決定向其購買球鞋。至2019年3月,吳先生多次向曾某預付全款,到期后卻拿不到全部貨物,就連原先許諾的傭金也一拖再拖。經詢問得知,曾某由原來的賣“現貨”改為賣“期鞋”,并常以貨源緊缺等為由拖欠貨物、錢款。2019年10月22日,吳先生一直聯系不上曾某,打聽后得知其曾以相同理由誘導他人投資達上千萬元。這才發現被騙,吳先生連同其余受害人遂報警求助。 立案偵查 循線抓捕 接警后,該局民警立即展開調查,發現曾某于2018年3月至今,以購買“期鞋”、投資獲高額分紅為由詐騙60余名群眾 4000余萬元。 因該案涉案金額巨大,涉及人員較多,寧德市公安局黨委委員、蕉城區副區長、蕉城分局局長楊聲鳴高度重視,抽調相關部門精干警力成立專案組,對案件偵查和人員抓捕工作進行詳細部署落實,要求全力偵破案件。專班民警先后輾轉福州、泉州、上海等地展開偵查。 經大量走訪排查和分析研判,專案組最終鎖定犯罪嫌疑人曾某藏匿于泉州。2019年11月1日,時任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薛錦帶領專案組民警趕赴泉州展開抓捕行動,在泉州警方與相關技術部門的聯動配合下,在一民房抓獲犯罪嫌疑人曾某。 饑餓營銷 謹慎投資 據悉,曾某前期尋找投資商整合資金,后期因無穩定貨源、資金周轉出現問題,只能拆東墻補西墻,通過賣“期貨”將部分傭金、預付款退還給之前的客戶。截至2019年10月,曾某資金鏈斷裂后潛逃。目前,曾某因涉嫌詐騙罪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提醒,“‘炒鞋’本質上是一種饑餓營銷,背后暗藏套路,有推波助瀾的‘莊家’,有風口浪尖撈油水的‘散戶’,有套路高深的‘騙子’,最后騙的都是不懂裝懂的‘萌新’。這與之前‘炒普洱’‘炒黃梨木’等騙局類似。廣大消費者要保持理性消費,堅持‘鞋穿不炒’,讓球鞋回歸其本來的價值,并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球鞋。” 據辦案民警介紹,本案中,曾某以高額分紅為誘餌,前期按時足額兌現承諾本息,引誘投資者持續注入大量資金;在明知無充足貨源、足夠資金賠付的情況下,繼續發布“期鞋”信息吸引買家購買,使投資者、買家遭受經濟損失。 (本報記者 龔麗雯 福建長安網記者 胡蘇婷)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