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層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往往連著群眾的“急難愁盼”。近日,廈門市同安區新民街道綜治中心化解一起劍拔弩張的工傷賠償糾紛,不僅讓爭議雙方握手言和,更以“人民調解+司法確認”的鮮活實踐,展現當地綜治中心依托特色機制破解治理難題的硬核能力。 今年初,同安某物業公司的房屋施工項目突發意外,一名施工人員在作業中不幸受傷。事故發生后,受傷人員家屬向涉事物業公司及相關施工方提出賠償訴求,然而各方在賠償金額上分歧懸殊,多次協商無果。無奈下,家屬通過多種方式表達訴求。 “群眾的事不能等,矛盾不能拖?!毙旅窠值谰C治中心第一時間啟動響應,立即聯合司法所、派出所組成調解組。一方面耐心傾聽家屬的訴求,用情理疏導對立情緒;另一方面結合相關法律法規,向涉事企業解讀工傷賠償的法定標準與責任邊界。經過多輪溝通,雙方在賠償金額上的差距逐步縮小,達成初步共識。 就在眾人以為糾紛即將塵埃落定時,新的阻礙出現了,物業公司因短期資金周轉困難,無法確定具體的賠償給付時間,調解工作再度遇阻。 關鍵時刻,該綜治中心提出分期付款方案,并引導雙方就調解協議申請司法確認。依托街道與法院的高效聯動機制,法院工作人員迅速介入,當天便完成協議的司法確認流程,賦予其強制執行效力。家屬很快收到了首筆賠償款,一場可能激化的糾紛就此化解。 “糾紛的妥善化解得益于部門高效協同,整個過程中,需要哪個部門支持,一條內部協調消息發出去,很快就有回應??吹郊覍偾榫w平復,企業也卸下包袱,再累都覺得值。” 參與調解的調解員李圍圍深有感觸。 今年上半年,該綜治中心成功調處矛盾糾紛212件,每一起糾紛都得到妥善處理,真正實現了“案結事了人和”的目標。 而成效的取得離不開機制優勢賦能治理。該綜治中心背靠新民街道辦事處,周邊1公里內聚集派出所、法庭、勞動監察大隊等單位,地理優勢催生出“一刻鐘”響應機制。此次糾紛從接到調解申請,到工作組組建、證據收集,全程未超過一個工作日;提出司法確認建議后,法院工作人員迅速到場,確保協議當天生效?!凹彪y愁盼事項不用等”的承諾,在此次糾紛中得到充分驗證,也為矛盾調解高成功率的達成奠定了基礎。 此外,新民街道還構建“1+7+N”體系,實現了資源的高效整合,即“1個綜治中心”統籌調度,“7個村居綜治工作站”前置排查,“N個部門”協同處置。此次糾紛中,司法所負責法律調解、派出所維護現場秩序、法院提供司法確認支持,各環節無縫銜接。這種“矛盾聯調、工作聯動”的格局,讓群眾“有處說、有人管、能解決”的需求落地見效,為高效調處矛盾糾紛提供了有力支撐。 “綜治中心的價值,就在于把矛盾化解在萌芽、解決在基層。”新民街道綜治中心主任陳小鵬表示,“我們一直完善‘場所設置、部門入駐、運行機制、督辦落實、信息化建設’5個方面的規范化建設,就是希望通過機制的力量,讓每一起糾紛都能得到妥善處理。接下來,我們會繼續優化現有機制,讓治理效能更高,讓群眾更有安全感?!?/p>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