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空”執行 步履不停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3月11日訊 正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在現場執行受阻、委托執行受限的情況下,平潭綜合實驗區人民法院執行干警創新執行工作模式,充分利用線上方式辦案,用行動踐行司法為民的理念。 截至目前,平潭法院執結案件109件,其中執行完畢46件,以電話、微信等線上方式調解案件10件,執行到位金額共計924.68萬元;成功拍賣10套房產及1輛汽車,成交總金額達899.98萬元,溢價率40.61%;向20多位申請執行人發放執行款,發放金額達812萬元。 看樣“線上約” 財產處置不下線 2020年1月10日,平潭法院張法官上傳了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所涉5套房產的網拍公告,原定于2月4日至5日進行看樣。由于該房產地理條件優越、設施完備,咨詢看樣并有意參拍的人數較多。為避免疫情防控期間看房人員聚集,張法官決定改變原有的看樣模式,采取“預約登記+分流看樣+線上解惑”模式。 首先通過電話預約登記看房人的詳細信息,隨后張法官將看樣時間延長至3天,并安排20多名看房人分批次錯時段進房看樣。此外,在房產開拍前還通過電話、微信群等途徑實時耐心解答看房人的問題。最終,5套涉案房產均于2月12日拍賣成交,成交金額共計408.7萬元,溢價率達32.5%,有效提升財產處置效率,最大限度降低執行風險。 巧用“云辦公” 款項發放不脫節 “吳法官,現在我們廈門的公司急需經營資金,但實在沒辦法到法院領款啊,當初通知領款我沒去,現在可悔死了!”2月10日上午,受疫情影響,隔離在異地的劉某著急地撥通了平潭法院吳法官的辦公電話,咨詢案款領取事宜。 劉某是一起借款合同糾紛的申請執行人,2019年12月27日,被執行人名下廠房拍賣后,吳法官曾聯系劉某前來領款,但劉某表示希望春節過后再辦理領款手續。然而,一場疫情將劉某的計劃打亂了。 如何幫助急需用錢的劉某拿到執行款?放下電話后,吳法官決定通過電子郵件將領款材料送達劉某,以微信視頻通話的方式實時確認劉某本人的簽字過程。2月13日,吳法官收到劉某寄回的材料,經過仔細翻閱卷宗材料,核對其身份信息、收款賬號確認書、銀行卡復印件、送達地址確認書等內容,確認無誤后,協調財務人員,順利將案款發放至劉某手中。 平潭法院充分運用“云辦公”模式,挖掘遠程執行資源,多措并舉助力案款發放,及時兌現了勝訴權益。 調解“零接觸” 各方解紛不見面 “你們雙方對調解內容是否都認可?”“同意!”“同意!”2月12日下午,平潭法院的郭法官通過視頻組織申請執行人和被執行人進行調解。雙方均同意調解方案,被執行人承諾立即償還13萬元款項。 原來,申請執行人陳某因民間借貸糾紛將林某、吳某夫妻倆訴至平潭法院,并在判決生效后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但因被執行人無可供執行財產,無奈只好于2019年12月申請終結本次執行程序。今年春節前夕,郭法官在掌握到林某、吳某的行蹤后立刻前往現場將倆人拘留,倆人當即承諾盡快還款。2月13日下午,郭法官通過電話確認陳某已收到款項,立即發送短信告知陳某恢復立案、申請結案所需的材料及流程,幫助其線上自助申請恢復執行案件,以無直接接觸的方式接收結案申請材料。就此,該案得以圓滿執結。 據統計,疫情防控期間,平潭法院借助互聯網進行案件的調解和審理,有效地解決了矛盾、化解了糾紛,通過線上執結案件10件,涉及金額60萬元,實現“各方不見面、執行不停擺”。 疫情當前,使命在心,責任在肩。面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平潭法院堅持疫情防控與審判執行工作兩不誤。在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前提下,妥善及時處理當事人的合法合理訴求,既傳遞執行溫度,亦保證執行力度,在戰“疫”執行的道路上步履不停。 (林昕 郭淋 蔡秋梅)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