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男子誤信“專家”炒股群,被騙走400多萬元!10余名嫌疑人到案后,警方發現還有同案嫌疑人未到案,民警發短信規勸其中兩名嫌疑人回國自首。兩名犯罪嫌疑人逃離詐騙窩點,怎奈口袋空空,一路波折。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4月3日訊 今年1月4日,廈門集美警方接市民陳先生報警,稱其在網上被人以炒股投資為由,騙走400余萬元。1月15日,警方成功抓獲柳某等先行回國的13名犯罪嫌疑人,但在團伙中扮演“水軍”角色的張某和陳某仍在逃。經警方短信規勸自首后,二人逃出詐騙窩點,揣著口袋里的最后一點錢,一路波折,“奔波”了12天后,終于回到廈門自首。日前,記者從集美警方了解到這一頗具戲劇化的嫌疑人回國自首的過程。 誤信微信炒股投資群 男子被騙走400余萬元 “我介紹你進一個股票群…………”2019年11月,廈門市民陳先生被網上認識的好友拉入一個“股票內部交流群”。對于有投資經歷的陳先生來說,炒股微信群可以看“專家”分析股市行情,這并不是一件壞事?!叭簝让刻於加小畬<覍煛笇Ч善钡牟僮?,還有很多人曬出投資盈利的截圖。”進群后,陳先生一直保持觀望的態度,并沒有立即投入資金,只是每天都會收看“專家”的分析講解。 一段時間后,陳先生發現群里的“專家”不僅把股票分析得頭頭是道,許多人更是在“專家”的指導下多次獲得“盈利”。這讓陳先生慢慢放下心理防線,開始加入“專家”開辦的網絡直播間聽課。隨后,在“專家”的建議下,陳先生開始投資他們推薦的虛擬投資平臺。 投入5萬、再追加10萬、再加50萬…………陳先生在該平臺上風生水起,也不斷追加投資。直到今年1月,前后投入了400多萬的陳先生嘗試著把錢從平臺上提現時,卻發現無論怎么操作,這筆錢都無法提現。當陳先生向群友咨詢如何提現時,一向聊得火熱的群友卻遲遲不回話,所謂的“專家”也失聯了。陳先生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遂報警。 詐騙窩點設在境外 13名嫌疑人一回國就被捕 接到報案后,廈門市公安局集美分局立即研判案件線索,并成立專案組展開偵查。但案件的偵破并沒有那么順利。原來,詐騙團伙為了逃避國內公安機關的打擊,將詐騙窩點設在境外。 這該如何抓捕?就在廈門警方部署抓捕方案時,一條有力的線索來得恰是時候:該犯罪團伙有一批成員近期將回國。 1月15日,在前期的充分準備和周密部署下,廈門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牽頭組織相應警力跨省抓捕,成功將柳某等13名犯罪嫌疑人抓獲。 柳某等人到案后,警方立即開展審訊工作。審訊過程中,集美公安分局刑偵大隊民警張志鋒在對嫌疑人的供述進行深入研判時,發現仍然在逃境外的同案嫌疑人的線索。掌握這一線索后,警方繼續抽絲剝繭、巧妙攻心,規勸其中兩名嫌疑人張某和陳某回國自首。 2名“漏網之魚” “奔波”12天回國自首 “你們的同伙被廈門警方抓了,我勸你們回國投案自首,爭取立功,從寬處理…………”2月底的一天,遠在東南亞某詐騙窩點宿舍內的張某收到了張志鋒的短信。短信中,張志鋒不僅準確說出他們的身份信息,還梳理清該團伙詳細的詐騙手段。 原來,得知有13名同伙被抓后,張某和陳某都慌了神,也不敢回國。收到這條短信后,倆人決定回國自首,但境外的窩點還有老板盯著,身上的錢也所剩無幾了…………如何在老板的眼皮底下逃離窩點? 3月4日深夜,趁老板熟睡,張某二人用床單做繩,從宿舍二樓溜下,打車一路狂奔到機場。到了機場后,倆人的口袋加起來的錢也不夠買兩張回國的機票。無奈之下,陳某賣掉自己的手機,七拼八湊,才買了兩張飛往昆明的機票。 到了昆明后,倆人的自首之路又迎來了新問題————從昆明到廈門的火車票最便宜的也要263.5元,別說去廈門投案自首了,倆人的溫飽都成了問題。這次,張某也把自己的值錢手機也賣了。為了不與外界斷了聯系,倆人買了一臺破舊的二手手機,這一折騰,口袋里的錢也不多了。就這樣,張某二人為了湊足從昆明回廈門的車費,四處找工作。 3月14日,張志鋒得知倆人的“途”后,自掏腰包給張某轉去1000元,讓他們買票回廈門。當天下午,張某和陳某買了硬座票,終于登上開往廈門的列車。顛簸40個小時后,16日上午,一到廈門,倆人直奔集美公安分局自首。 目前,犯罪嫌疑人張某與陳某已被依法采取強制措施,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