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女士為證明清白,下載了“好心警官”指定的App,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4月21日訊 先被告知涉嫌發布非法言論,洗脫嫌疑過程中又卷入非法洗錢案?為了證明清白,廈門的林女士按“警官”要求,下載了指定App,接受遠程控制…………沒多久,她就收到16條銀行短信:累計扣款14萬余元!4月16日,記者從廈門警方了解到,冒充公檢法的騙術再次升級,帶著疫情版“新劇本”來了,他們更新說辭、升級手段,將這出冒充公檢法查案的“大戲”演得更加逼真。 接到“通訊局”工作人員來電 被告知在網上發布非法言論 4月11日13時許,廈門市民林女士接到一個陌生來電。“你名下一個電話號碼被人舉報在網上發布非法言論。”電話那頭,對方自稱是“廈門通訊局”的工作人員,稱根據他們查到的消息,電話號碼是3月8日通過林女士的身份證在深圳市南山區注冊的,現在需要她本人向深圳市南山區公安局報案,開具報案證明單據。 林女士一想,自己根本沒有注冊過這個電話號碼。但對方表示,具體情況需要向警方核實,便將電話轉接給“深圳市南山區公安局”。 電話轉接后,一名自稱是“劉軍警官”的男子告訴林女士,因其名下電話號碼涉嫌在網上發布非法言論,需本人到深圳市南山區案發現場報案。林女士連忙否認自己沒有注冊過這個號碼,也沒在網上發表過非法言論,而自己在廈門也沒法去深圳。 “實在沒辦法到場的話,那你添加我的QQ進行視頻筆錄。”針對林女士的情況,“劉警官”善意地提出了解決方案,讓林女士添加其QQ。添加為好友后,“劉警官”以案情保密需要為由,讓林女士拔下手機電話卡,并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進行視頻筆錄。 嫌疑未洗清又卷入洗錢案 情急下載“親情關懷”APP 視頻通話過程中,“劉警官”稱他們不僅收到關于林女士涉嫌在網上發布非法言論的舉報,還發現她與一起金融案件有關。 “我們在一起某銀行洗黑錢的金融案件中,發現一本通過你的身份信息辦理的銀行存折。”說著,“劉警官”還將“存折”照片發過來。林女士一看就懵了,“存折”上確實都是她的身份信息。 涉嫌發布非法言論的嫌疑還沒洗清,怎么又卷入洗錢案?林女士急了,一再向對方解釋自己根本不知情。 “你在手機上下載一個‘親情關懷’APP,我讓網警幫你核查下,看你是否有連接過非法WiFi,或者是不是身份信息泄露。”“劉警官”說,只要核實清楚,林女士的犯罪情節就清楚了。就這樣,急于洗脫嫌疑的林女士趕緊在手機商城上下載了該APP。 按要求“接受過程控制” 銀行卡14萬余元被轉走 下載完APP后,“劉警官”發來一個網址鏈接和編號,稱“深圳市南山區法院”正準備發文凍結林女士名下的所有賬戶和財產。林女士點擊了鏈接,按要求輸入身份證號和編號后,發現頁面上顯示著一份印有“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章印的凍結賬戶和財產發文通告,通告中還有林女士的身份信息。這下,林女士徹底慌了。 “現在,我們要核查你的銀行流水和網絡平臺的借貸情況,若未核查到你參與非法洗黑錢的活動,法院就會撤回這個通告。”“劉警官”補充道。 聽到這句話,急于洗脫嫌疑的林女士趕緊詢問“劉警官”該如何核查。就這樣,在“劉警官”的要求下,林女士將自己名下的所有銀行卡和借貸平臺中借出的14萬余元,全部轉至一張可以接收短信的銀行卡中。隨后,“劉警官”發給林女士一個電話號碼,讓她輸入剛才下載的App,并點擊頁面中的“接受過程控制”。這么一操作,林女士發現自己手里握著的手機根本無法自己操作。 一開始,林女士以為是對方在核查自己是否參與洗錢情況,便沒在意。直到當天下午,林女士的手機連續收到16條銀行發來的扣款短信,自己卡里的14萬余元全部被轉走了,才意識到被騙,遂報警。 受害人不熟悉App功能 被誘導設置“遠程協助” “本案中,林女士下載的‘親情關懷’App,其實是一個可遠程控制他人手機的軟件。”民警介紹,該軟件的功能是為了方便用戶遠程求助他人、遠程幫助他人解決手機問題的。 民警分析,犯罪分子正是抓住受害人不了解該軟件,誘導其設置“遠程協助”,并讓受害人將手機設置呼叫轉移或靜音等狀態,以防止遠程控制被中斷。一旦犯罪分子全面控制被害人手機后,便會通過各種借口轉移被害人注意力,修改其銀行卡支付密碼、接收銀行轉賬動態驗證碼,從而轉走被害人銀行卡內錢款。 在此,廈門警方提醒廣大市民,公檢法部門辦案時,不會通過QQ、微信進行筆錄,更不會通過網絡發送“通緝令”“凍結令”等,一旦市民朋友接到此類電話,應當直接掛斷。此外,當接到陌生來電時,對方要求下載任何APP軟件或要求在手機上進行操作時,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時撥打110進行報警咨詢。 (本報記者 葉蔚蓉 通訊員 孫妍 洪恒亮)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