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5月19日訊 如今,網上購物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刷單”類詐騙犯罪也應運而生。一般的“刷單”騙局是指在非接觸情況下,以“刷單”手續費、保證金等名義進行詐騙,被害人往往血本無歸。仙游的鄭先生也遇到這樣的騙局,但他卻是被自己的朋友所騙。 幫友 “刷單”賺取手續費 鄭先生在仙游經營一家輪胎店, 跑運輸的徐某經常在他店內補胎、換胎。一來二去,倆人很快熟識。 2019年的一天,徐某在和鄭先生聊天時讓鄭先生轉2萬元給他用于“刷單”,過1個小時就可以將錢轉回給他,還可以賺取100元手續費。想著倆人熟識且徐某人和車都在自己店里,鄭先生比較放心,于是就轉了2萬元給徐某。很快,如徐某所言,不到一個小時就轉回2萬元給鄭先生,還附帶了100元手續費。 看著輕輕松松就賺到了100元錢,鄭先生很開心。第二天,徐某又讓鄭先生幫忙轉1萬元并許諾50元手續費。鄭先生有點擔心,詢問徐某是不是在作不法營生。徐某信誓旦旦地說:“我經營了好幾個網上商鋪且生意非常好,需要‘刷單沖量’使店鋪維持一定的熱度,把錢轉給我絕對不會虧的。”聽到這,再聯想起昨天輕輕松松到手的100元,鄭先生信了,便又轉了1萬元給徐某。 很快,和之前一樣,鄭先生又拿回了1萬元和徐某許諾的50元手續費。這下,鄭先生不再懷疑,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只要徐某開口向他要錢,他就默認徐某是拿去“刷單”,爽快地把錢不斷轉給徐某。而徐某也如此前一樣很快將錢如數返回并加上了許諾的手續費。 “刷單”的錢要不回來了 2019年10月中旬,徐某如往常一樣又到鄭先生店里要求轉錢。基于此前的良好“合作”,鄭先生很快在短短的2個小時內就轉了15萬多元到徐某指定的賬戶上。但和此前不同的是,過了好久徐某都沒有將這15萬多元錢轉回來。 因為資金數目比較大,鄭先生開始擔心并向徐某催討,而徐某以貨款還沒回來、賬戶被凍結等借口進行搪塞。 這下,鄭先生有點按捺不住內心的疑問,要求徐某簽寫借條,并以跑運輸的車進行抵押。但徐某說這輛跑運輸的車不是自己的,不能抵押。鄭先生對徐某徹底失去了信心,開始懷疑徐某所謂的“刷單”就是個騙局。他不斷催討,可徐某還是一分錢都拿不出來。而經不住鄭先生的百般催討,徐某自己報案并承認了自己詐騙鄭先生的事實。 假稱“刷單”實為籌賭資 原來,徐某自2019年開始就深陷賭博,好不容易在家人的制止下跑運輸謀生。想著跑運輸好不容易攢下來的一些錢以及自己之前賭博欠下的一屁股外債,徐某又開始按捺不住妄圖依靠賭博翻身的歪心思。可無奈自己的銀行賬戶因為此前賭博被限額了,無法進行大額轉賬,他想到自己熟識的鄭先生,試圖通過鄭先生幫他直接轉賬到賭博賬戶。 一開始,徐某依靠自己跑運輸攢下的一些錢,還能填上賭博和手續費的窟窿,可是隨著賭博的不斷加碼,很快他的“本金”就見底了,所以他只能不斷讓鄭先生轉錢試圖“翻本”。但他越賭越多、越賭越輸,到最后已經無力維系整個騙局,只能以自己報案來結束整件事。 該案經仙游縣人民檢察院審查后認定,徐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刷單”這一事實等的欺騙手段,騙取他人財物,共計人民幣16萬多元,數額巨大,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并向法院提起公訴。日前,法院經審理后認定徐某犯詐騙罪,判處其有期徒刑3年9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8萬元。 (本報記者 陳琦 通訊員 朱程程)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