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6月3日訊 朋友對他推心置腹,將銀行賬戶意外多出了1萬余元錢之事告知,他卻產生占為己有的想法,假冒銀行工作人員以操作失誤為由將該筆錢騙走,并利用朋友的信任將其手機上的相關信息刪除。最終,害友害己,被法院以詐騙罪判處拘役4個月,緩刑6個月,并處罰金8000元。 冒充銀行工作人員騙錢 2019年12月,王某意外發現其信用社賬戶內莫名奇妙地多出了1萬余元存款。王某把朋友鄭某叫到家里,告知此事。 因為王某是低保戶,名下賬戶內不宜有大額存款。為此,王某就和鄭某商量,想將一部分錢寄存在鄭某那里。王某通過微信轉賬15000元到鄭某的微信里,由其代為保管。 鄭某回家后,考慮到王某不知該筆存款的來歷,隨即產生將該筆款項占為己有的想法。次日,鄭某用另一個微信號冒充銀行工作人員“王偉華”添加王某為好友。 “你好,我是某銀行的工作人員王偉華,之前不小心操作失誤,將17500元匯入你賬戶內,請你將錢轉回給我,謝謝!”“為了表示歉意,你只需要還給我16000元?!笔盏竭@樣的信息后,王某考慮到這錢本來就不是自己的,現在銀行工作人員找上門了,應該還回去,就同意了。 王某將收到的微信信息內容告訴鄭某,向他要回15000元錢,并通過微信先后兩次轉賬1000元、15000元給“王偉華”。鄭某收到錢后,將其全部用于日常開銷。 事情敗露刪除聊天信息 2020年1月21日,王某在與村干部的聊天中得知,其銀行賬戶內多出的存款為政府發放的舊房復墾項目拆遷補償款。 隨后,王某找到鄭某告知其之前轉給銀行工作人員的錢實際上是他自己的,要鄭某幫忙通過微信聯系到銀行工作人員“王偉華”并追回被騙款項。 鄭某拿過王某的手機,趁機偷偷將之前添加的“王偉華”微信號和聊天記錄、轉賬記錄一并刪除,然后謊稱找不到號碼了。為了避免暴露,鄭某還將自己手機上與王某的微信聊天記錄全部刪除。 構成詐騙罪被判處刑罰 無奈之下,王某選擇報警。2月28日,鄭某被公安機關抓獲。案發后,鄭某家屬代其退出全部16000元贓款,并取得王某的諒解。 尤溪縣人民檢察院經審查后認為,被告人鄭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虛構事實的方式騙取他人財物,涉案金額達人民幣16000元,數額較大,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鄭某到案后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且自愿認罪認罰,可以從輕處罰。建議判處被告人鄭某拘役4個月,緩刑6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8000元。經依法審理,尤溪縣人民法院采納了檢察機關的量刑建議,作出了上述判決。 (本報記者 黃麗青 通訊員 鄭世賢 肖曦)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