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屏南縣公安局再破一起21年命案積案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9月16日訊 屏南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歷盡艱辛、攻堅克難,9月1日下午5時15分,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將一名在逃21年的命案積案犯罪嫌疑人張某抓獲歸案。 從青海至福建,山高水迢,屏南警方先后三次趕赴青海,開展了一次橫貫3000公里的成功抓捕,上交了“云劍-2020”命案積案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的又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一次糾紛 引發斗毆致人死亡 ?張某與陳某皆是屏南縣棠口鄉福地村村民,本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兩家人,多年來卻因林地糾紛積怨頗深。1999年10月5日傍晚,倆人在棠口鄉福地村路弄中因再次口角引發斗毆,嫌疑人手持木棍擊打陳某頭部,致其受傷,后使其跌入水溝中,最后經搶救無效死亡。 屏南公安接警后,迅速抽調精干警力成立專案組,全力開展案件偵破工作。經大量調查走訪與現場研判工作,警方很快將嫌疑人鎖定為張某。然而,此時的張某已從親屬口中得知陳某死訊,自己成了命案嫌疑人,第一個念頭就是“逃,逃得越遠越好”。 “由于當年的刑事偵查技術手段有限,張某潛逃后,案件很快斷了線索,但我們始終沒有放棄對張某的抓捕工作?!逼聊峡h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表示,盡管21年來,專案組成員換了一批又一批,但屏南警方不曾間斷對張某親友的研判調查工作。 今年以來,屏南縣副縣長、公安局長黃文挺先后多次到刑偵大隊召開命案積案攻堅專題會議,成立“攻堅”工作專班,要求專案組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循線追蹤、攻堅克難,全力推進命案積案攻堅工作。 在局領導的指揮和正確部署下,專案組民警再次對該案啟動偵查工作,發現張某與青海一個名叫“吉某”的女性有所聯系。這引起了專案組民警的注意,他們心中不由冒出一個大膽的設想————吉某會不會是張某外逃期間結識的女友甚至妻子? 攻堅克難 摸排調查鎖定目標 盡管一切只是推想,但秉著“不放過任何一條蛛絲馬跡”的想法,專案組于7月29日第一次派出人員前往青海西寧,對吉某身份展開調查。 對于常年在外奔波,吃慣了“苦頭”的專案組民警來說,這次青海之行也是殊為不易。“拋開環境地域的差異不說,東南沿海與西北內陸地區的群眾在外貌、口音等方面都有諸多的不同。我們想要打聽一個人的身份,很容易引起對方的警惕,甚至因此打草驚蛇。因此一開始,調查工作推進得并不順利。”專案組成員表示。盡管如此,他們還是在艱難環境中打聽到吉某確實于十多年前嫁給了一位名叫“劉某保”的男子。但出嫁之后,她就搬離了西寧,前往海東市生活。其原戶籍所在的村莊,無人知曉吉某在海東的具體落腳點,也從未見過她的丈夫“劉某保”。 獲悉情況后,8月9日,專案組再赴海東、西寧等地進行摸排調查。經過長達14天的偵查取證工作,民警最終掌握了大量證據線索?;氐狡聊虾?,刑偵大隊就目前掌握的信息再次開展研判分析,判斷“劉某保”極有可能就是張某在潛逃之后所使用的身份。結合大數據分析比對,最終確定張某長期在青海、甘肅、四川一帶從事小商品買賣。 千里追逃 終于將嫌疑人抓獲 8月30日,刑偵大隊得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崗龍鄉將舉行一場賽馬會,而張某很可能前往擺攤賣貨。刑偵民警當即從福建出發,輾轉六地后抵達果洛藏族自治州。遺憾的是,抵達崗龍鄉時,張某已先行離開。9月1日下午,在果洛自治州公安局的大力配合下,刑偵大隊民警再次掌握到張某行動軌跡,并克服高原反應及各種困難,最終于甘德縣市場門口將在逃人員張某抓獲。 “見到張某的那一刻,他的外貌形象已與21年前截然不同。我們詢問他的姓名時,他也自稱‘劉某保’。但在話脫口的那一刻,其話中所攜帶的福建口音讓我們確信,沒有抓錯人?!睂0附M民警告訴記者,之后,抓捕人員反問一句“你應該姓張,叫張某吧”,也讓意識到逃脫無望的張某給出了默認反應。 經審訊,張某對其所犯罪行供認不諱。據張某供述,潛逃21年來,他的日子十分拮據,僅靠販賣小商品為生,雖然已經娶妻生子,但因其身份問題,孩子始終沒有落戶?!斑@兩年,我經常在新聞里看到警方追逃的消息,隱隱也覺得自己被抓是遲早的事。之前我也有過投案自首的想法,但每次到了派出所門口,就又沒了勇氣。”張某稱,他本想著等過幾年孩子再大一些就向警方投案,沒想到警方來得這樣快。 目前,張某已被押解歸案,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本報記者 龔麗雯 通訊員 江松松)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