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月的出生地河遠是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她的家翻過幾座山頭就出了省,而到縣城卻要先走一段路,再乘一個小時的班車。河遠村地偏人少,一直以來都是遠近聞名的窮地方,這樣的條件,月月的爸爸一直沒說上媳婦,月月的媽媽還是她爺爺花了重金從更遠的外地娶來的。 剛到月月家,媽媽死活不從,哭著鬧著要回家。但月月的外公外婆因為收了彩禮,軟硬兼施,硬是將月月媽媽留了下來。人們看到,月月外公外婆離開村子時,淚珠兒一串串地跌落地上,在月光映照下閃閃發光。 月月爸是家中唯一的男孩,他婚后的第一個孩子是小鳳,第二個就是月月。一連生了兩個女孩,由于沒文化,農村人總認為生女孩都是月月媽媽的肚子不爭氣,加上重男輕女的思想,月月出生后不久,月月爸憤然離家外出打工。月月媽就更加不受家里待見了。 人們也經常看到,孤獨的月月媽媽的淚眼在月光下閃閃發光。 天上的月亮缺了又圓,圓了又缺,歲月在斗轉星移中悄悄流逝。村里慢慢地好了起來,連家中通往村里的路也修得又平又直,但是月月媽與奶奶的關系卻沒有太大的改善。乖巧懂事逐漸成長的一雙女兒,是媽媽唯一的寄托與希望,也只有在她們歡樂嬉戲時,月月媽才有些笑容。 2012年春天,村里忽然來了一些人,說是世界末日就要來了,只有信“女基督”才能得到拯救,她們是來“傳福音”的,隨手還送一些小禮物。于是月月媽就隨著村里的一些阿姨、奶奶一起去參加所謂的“教會”活動。由于活動行蹤詭秘,村民們稱之為“老鼠教”。 剛開始,由于家中負擔重,有很多事要操勞,月月媽還不怎么信。架不住其他人的招呼,漸漸地參加聚會越來越多,聚會回來,總是什么神啊罪啊掛在嘴上,還鼓動本來關系不好的奶奶、姑姑也去,說是可以得到“救贖”。甚至時不時地還將未成年的月月和小鳳也帶去,人也從少言寡語到高談闊論,行蹤也變得越來越詭秘,還經常離家出走,說是什么去“傳福音”。后來竟然不辭而別,下落不明。受媽媽的影響,年紀稍長的姐姐小鳳也越陷越深,經常自言自語,村里的人都說她是“著魔了”。 月月媽離家后,缺少關愛的兩姐妹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經常曠課,遲到早退更是常事,家中的擔子過早地壓在了姐妹倆稚嫩的肩膀上。每當看到鄰家其樂融融的樣子,姐妹倆總是倍感孤獨。 “唉,小鳳和月月真是可憐的孩子!”村里人都這樣說。 “芳芳回來啦!”上個月的一天,鄰居王伯伯上家里來告訴奶奶。在月月姐妹心中,芳芳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大姐姐,高考失利后,一度十分消沉。也許心理上有些共同的感受,月月媽拉芳芳加入了“老鼠教”,后來倆人一起失蹤了。 “芳芳回來了,一定有媽媽的消息!” 小鳳和月月興奮地趕緊跟上王伯伯三步并作兩步地趕到芳芳家。可是看到的卻是躺在床上,毫無血色瘦成骷髏般的女人。 原來,芳芳與月月媽一同離家后,又被“老鼠教”派到了不同的地方“傳福音”,倆人分開后再也沒有聯系。芳芳在“傳教”的過程中,有時亢奮,有時沉悶,饑一頓飽一頓,生活無規律,加上東躲西藏地搞壞了身體,最后被拋棄在外。奄奄一息的時候,芳芳求路人給家里打了個電話。待家人找到的時候,芳芳已經完全沒有了醫治的可能。這時小鳳與月月才知道芳芳與媽媽原來是信了邪教! “媽媽!”從芳芳家回來后,小姐妹流了一夜的淚,幾度從噩夢中驚醒。她們夢見媽媽也像芳芳姐一樣在痛苦中掙扎! 一個月后,芳芳帶著無盡的悔恨含淚離開了人世………… 再過幾天就是中秋節了,在月月媽離家的這些年,村里的干部和學校的老師經常到家里幫助解決不少困難。今天,村里的書記伯伯和主任阿姨又專門上門看望姐妹倆,再三叮囑爺爺奶奶要多關心孩子,想辦法聯系上出走的兒子兒媳,給孫女們以家的溫暖。 送走熱心的伯伯、阿姨,順著如水的月光,抬頭望著天上漸漸變圓的月亮,小鳳和月月更加想念爸爸媽媽了。 “爸爸、媽媽,你們在哪兒呢?這幾年,在政府的關心下,我們姐妹倆一天天地成長起來,上學也正常了。學校老師還專門給我們補課,并提供免費的日間餐。村里越變越美,奶奶也和家里日子一樣變得越來越好。我倆真的想你們啊,我們真希望:今年的中秋,爸媽能夠給我們一個驚喜,讓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在一起過個團團圓圓的佳節。” 編 后 《盼月圓》這篇小小說,作者用白描的手法,講述了一個邪教害人的故事。據了解,小說中的人物都有鮮活的原型,故事情節也來 自于真實的案例。在惋惜、悲傷、感嘆的同時,更加強烈地感受到邪教是社會毒瘤,害人害己。 讓群眾遠離邪教的傷害是社會各界的共同責任。在痛擊邪教首惡分子的同時,我們還應當從多方面著手,進一步改善人民群眾生活 環境,提高人民文明素養、摒棄愚昧陳腐的思想,營造健康和諧發展的氛圍。同時,還要改善宣傳和教育方法,改變“我要你做” 等生硬的灌輸式教育為群眾樂于接受、易于接受的方式,讓更多的群眾自覺地參與到反邪教的斗爭中來。我們也希望通過刊發這篇 小小說,激發更多的作者運用文學等形式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張發強 作者單位:三明市委政法委)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