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亮初一看不見,初二一根線;初三初四鐮刀月,初七初八月半邊;一天更比一天胖,直到十五月團圓。十七十八月遲出,廿二半夜見半圓。一天更比一天瘦,廿九三十月難見。 自上幼兒園讀書,跟老師唱這首《月兒歌》開始,那一段段關于月亮的神話傳說就逐漸走進了我的童年。童年的月亮是古老、神秘、令人向往的。如今,仍舊記憶猶新的有“玉兔搗藥” “嫦娥奔月”“吳剛伐桂”“唐玄宗游廣寒宮”等膾炙人口百聽不厭的神話傳說。 人們對于月亮的感情之深是難以用言語表達的。因著愛屋及烏,于是,月亮變作了丁冬月琴,變作了公園的月門,變作了甜甜的月餅;于是,有了美麗的月光花,有了慈祥的月下老………… 明月之美不僅在于它的清麗柔和,更在于古往今來文人墨客賦予了她思想精髓。賞月寫景,借月言志,對月抒懷,望月思鄉,無以數計的詠月詩文、曲樂使月亮的光芒青春煥發。 王建抬頭望月,“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張若虛低頭俯月,“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卻問“明月何時照我還?”;他鄉也有月,杜甫卻說“月是故鄉明”;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漢樂府鼓角橫吹《關山月》,劉天華病中長吟《漢宮秋月》,石祥寫《十五的月亮》,彭邦禎譜《月之故鄉》,華彥鈞盲夜奏響《二泉映月》。還有《彩云追月》《月兒高》《花好月圓》《春江花月夜》………… 杜甫“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最是豪放;崔涂“渚云低暗度,關月冷相隨”真叫深沉;李益“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霞”,凄楚悲壯;晏殊“梨花落院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是那般恬適;曹操雄心勃勃:“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李白浪漫可掬:“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蘇東坡胸懷大志:“我欲乘風歸去,又恐驚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毛澤東氣概萬千:“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 遠天有星辰,月光照流水。月亮的美離不開畫家的浪漫寫意,離不開文人墨客、歌唱家的吟詠歌唱,總之離不開人的情懷,人的想象。是人賦予了月亮永恒的美,這是不無道理的。好詩配好畫,佳詞配妙曲,好名留給月。單聽聽人們對月亮的美稱,如嬋娟、掛魂、玉兔、顧菟、玉蟾、素娥、冰輪、玉輪等等,足以讓人醉倒在如銀的月色下。 (李宣華)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