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鄉太熟悉了,熟悉到無從下筆?!?/p> 這是一位文友跟我聊天時說過的話,對此我頗有同感。我的家鄉在漳平市永福鎮,是享譽國內外的花木之鄉。其中最負勝名的是臺品櫻花茶園。它,就落在我的村莊里。 (一) 南方的冬天,總是很短。春風細語,輕輕幾聲招呼,就喚醒了沉睡的年輪。在季節的拐彎處,一不留神,樹的枝頭,就冒出了一片片鮮嫩的新芽。初春的小嘴一張開,便落出一枚枚萬紫千紅的歲月來。無形的手,牽著我走進了溫潤而浪漫的美麗世界。 寬闊,平坦,清凈。因疫情,沒有游人,只有少數勞作的茶農。目之所及,感受到的是一種鄉土的親切、回憶的暖意。不遠處,是一所新建的學校,樓式,極富現代感。原來不是這樣的,曾是一座小山丘。最為熟悉的地方,已不再熟悉。山丘,呈葫蘆長條狀,山腳下的那頭緩坡,是原來的學?!笥坌W,現在已經消失了。那是我的母校,我在那里度過了童年的三年光陰。我是寄宿生,清早常常在那晨讀,晚飯后又會與同村的孩子們在小山上游玩。而今,削山填洼,成了眼前這一塊寬闊而平坦的停車場。 故鄉安置不了肉身,從此有了漂泊,有了遠方;異鄉安置不了靈魂,從此有了歸途,有了故鄉。或許,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謂的“老了念舊”。穿過薄薄的衣衫,窺見自己內心的有三部分:一部分的珍藏,一部分的淚水,和一部分的歡笑。小時候聽大人說古,說世間有一種樹,叫做夢樹,毛茸的葉子,細長的花兒,柔軟的枝條,可以隨意打結,讓你晚上生夢。如果做上好夢,并結在夢樹上,就可以把夢境變成現實;若是作了惡夢,也不要緊張,只要許個美好的心愿,夢樹就可以幫忙化解。于是,在童年的夢境中,時常向往有一棵夢樹,希望可以給我美好的愿景。 日復一日,時光用夢的絲線去織補匆匆而過的日子。 (二) 往上走,山頂茶閣。 這是一處非常美妙的觀景臺。居高臨下,周邊的風景盡收眼底,與小道上所見的風景渾然不同:綿延山脈,林間小道,蜿蜒盤行,粉色流動,像彩帶飄逸,翩翩飛舞,又似河流奔放,傾泄肆恣。粉紅的櫻花,碧綠的茶園,形成一幅美麗畫卷,宛如人間仙境,讓人嘆為觀止。 一陣風來,花枝搖曳,剎那間,風情萬種,讓人仿佛掉落到一場醞釀已久的夢幻中,感受輕柔的撫摸。每一片葉子,在訴說著浪漫的詩意;每一棵櫻花,在變幻著絢麗的夢境;每一道山彎,在煽動著無盡的遐想。 屏息,凝眸處,不想走動,只想睜大了眼睛,看不遠處紛紛落下的花雨。飄逸?灑脫?豪放?是心動,還是心往?突如其來的情緒,包裹著放飛的心情,任憑靈性的花雨撫摩。有時心緒被煩惱所纏繞,向往去一處世外桃源盡情流浪。每每這個時候,就會想起一友說過的話,他說,人都是一個月亮,每天都在盡心竭力想畫成一個圓,無奈天不由人,等你接近圓滿時,立即又缺了一個邊兒。身在天地間,心歸云水處。 “老同學,你是什么時候回來的?”從樓梯上來的一位男士突然朝我喊道。我仔細打量著眼前這位男士,他尷尬了:“我變老了,認不出來了吧,你年輕,我認得出,以前讀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是你后桌。”想起來了,握上雙手,百感交集。真沒想到,闊別四十多年了,竟然在這個時間遇上。沒有約定,也沒有來由。 “一樣一樣,都為生計奔波?!蔽揖o緊握住他的手。 人常念叨著分別后的兩種走向:或聚,或散。其實,近與遠,都是人生的安排,同學的友情自是念念不忘的。安于此情于此。輕握著手告別,在這個初春的季節,穿過手掌的溫度,忽然明白:我們總是在意錯過太多,卻不曾注意自己擁有過多少。 (三) 下山的路,在山的背后。 一條水泥小道,不寬,順著山勢,把美麗的風景裁剪成多姿多彩的畫面。錯落有致的茶園,滿眼的綠色,把我的目光全都吸引了過去。尤其是那一丘田螺形的茶樹,造型獨特而美妙,令人嘆為觀止。 微風,順著茶樹的間隙悄悄地鉆過來,輕輕地傳來關于春天的消息,也掀起了浩蕩、恣肆無邊的綠意。清而淡,清微的清,淡雅的淡。路邊有棵藤蔓,圍著茶樹繞圈,在樹頂上冒出了好幾個頭,像是一種呼喚。端詳了很久,幸福地迷戀這美麗的姿態。它深深地撼動了我:它仰仗著旁邊的茶樹,探望到外面豐富多彩的世界,收獲到了縷縷陽光,種下了一地斑斕的身姿。 老茶農說,我們這里的茶葉非常不一般,茶種是從臺灣阿里山引進的,永福高海拔空氣好,水質好,要不你摘一片茶葉嚼嚼試試?他接著說,茶的品種有很多,工藝也很多,不同的做法,可以產出不同口味和品質的茶。就像這山上的高山茶,可以做成紅茶,做成清香,還可以烘焙的。不同味道,各取所需。當然,茶是永在的,歡喜也是永在的,就看你的愛好與否。 我訝異,他會有這樣的描述。他是與茶共生的人,不分彼此。 匆匆的行程,說短不短,說長也長。從某個角度講,人都是人生的過客。如期而榮,如期而落,算是一種見證吧。詩意的日子,已翻過??菰锏娜兆?,還在簡單地過著,一個接著一個。還在生長,還在延伸。 這家鄉的變化真大,有著日新月異的感覺。從一個春天到另一個春天,不同基調的東西,覆蓋著游子們守候的心境。心的眠床里,長長的睫毛下掩著一扇無鎖的窗。花兒,獨自,清醒地開著,且是很仔細地開著。 一眸,詩與遠方的長天。人總是一低頭一頷首,驚覺一些動態和靜態的細節已更換了新的內容。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