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筆者參加了2021年福建省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協調會。據了解,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開始于1996年,20多年來,“三下鄉”活動蓬勃開展,內容日益豐富,方法不斷創新,成為城市助推農村發展的有效手段,更成為深受農民群眾歡迎的民心工程。 然而,筆者發現,隨著我國全面依法治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不斷推進,農村、農民非常需要法律、法治的普及,因此在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的同時,法治也需要“下鄉”。 法治“下鄉”,就是要在廣大的農村,在廣泛的農民中間,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開展法律知識的學習培訓,增強農民的法治意識,提高農民遵紀守法的自覺性,讓農民知法、懂法、守法,并運用法律與不法行為作斗爭,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要充分認識法治“下鄉”與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的辯證關系。法治“下鄉”,是開展“三下鄉”活動的根本保障。法治“下鄉”開展好了,有利于為“三下鄉”活動營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有利于提供法律服務,有利于推進活動的健康有序開展。“三下鄉”活動開展好了,也能促進法治“下鄉”活動的開展,提升法治“下鄉”的實效。 法治“下鄉”,首先要送法“下鄉”。要在開展“三下鄉”活動中,購置法律書籍、圖集、視頻、圖片等法制宣傳材料,分發給農民朋友;在農村舉辦法律內容的故事會、演講會、文藝表演、農民風俗演藝等節目;免費放映法制類電影;舉辦法律知識講座、知識競賽;開設法律知識微信、微博號等,為廣大農民送去法律“精神食糧”。 法治“下鄉”,要做到學以致用。要通過學法用法,增強辨別真善惡和是非的能力。當發生鄰里糾紛、家庭矛盾或打架斗毆、盜竊搶劫等違法犯罪行為時,懂得運用所學的法律知識,依法處理,妥善解決矛盾沖突,形成團結互助、助人為樂、家庭和睦、鄰里互愛的良好局面。當村民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懂得運用法律知識,或調解,或訴訟,或檢舉,或報案,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捍衛自己的生命,保護自家的財產。 法治“下鄉”,要用制度作保障。在開展法治“下鄉”活動中,要持之以恒,堅持年年搞、長期開展,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頭無尾。要建立健全法治“下鄉”的規章制度,明確開展活動的內容、方式、時間、地點、負責人和參加人員等。要緊跟中央關于依法治國的戰略部署,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用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積極主動地開展法治活動,營造農村良好的法治氛圍。 總之,在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的同時,還要開展法治“下鄉”活動,并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讓法治“下鄉”和“三下鄉”活動同步推進,共同發展。 (張金文 作者單位:福建省人民檢察院)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