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美學散步》 “藝術家以心靈映照萬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現的是主觀的生命情調與客觀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滲,成就一個鳶飛魚躍、活潑玲瓏、淵然而深的靈境;這靈境就是構成藝術之所以為藝術的意境?!边@是宗白華先生對于“意境”的解釋。全書中,宗白華先生以優美的筆調和豐富的例證為我們解釋了中國傳統美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意境。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是意境創造的基本條件;使客觀景象做我主觀情思的象征是意境創造的方法;道、舞、空白,這是藝術意境結構的特點。這些基本觀點構建起了宗白華關于中國“意境”說的基本架構。 王夫之說:“以神理相取,在遠近之間,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于詩者,妙和無垠,巧者則情中景,景中情?!边@和宗白華“意境是情景的融合”的基本觀點是相符的。然而,這種情卻并非簡單意義上的個人情感,而是一種超乎個人,從宇宙和人生出發的一種宏大的感情。 面對宏偉的高山和磅礴的流水,人們更加容易感受到宇宙的宏大與人生的百般滋味。但是,這種宏大卻并不讓詩人自卑,而是產生了一種超越的情感。超越自然、超越社會、超越自我。 那么,發展到現在,意境說也對現代詩歌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首先,西方象征派傳入中國,引起了中國詩人的借鑒和移植。對于新詩,宗白華先生同樣強調意境。他認為,“詩的意境”是詩人的心靈,與自然的神秘互相接觸映射造成的直覺靈感是一切高等藝術產生的源泉。在中國傳統詩歌之中,寫景是重要的一部分,詩人在寫景時表達情感。而在現代詩中,完整的景色大多被割裂,景色的碎片隨著詩人個人的內心感受而被串聯。 意境作為中國傳統美學的重要因素,是中國所特有的審美趣味。那么,不止對于詩歌而言,現代的電影、電視劇、戲劇也應當多注重“意境”的營造和運用。如同宗白華先生所說的“溫故而知新”,卻是藝術創造與藝術批評應有的態度。中國傳統的精華應當立足于當前,為當下而服務。唯有如此,才能融貫古今,匯聚中西,達到藝術的大成。 (陳君華)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