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雨下著,這是非常難得的雨。寒意是能夠感受得到的,尤其在僻靜的鄉村,能看得見抱著老式火籠取暖的老人。 這個叫上坪的古村落,據說過去非常熱鬧,是建寧通往江西的古驛道,可以想像當年繁華情景。村口有一座石牌坊,建于清道光年間,是為紀念一官員五代同堂而建。清一色花崗巖,十分奢華。牌坊坐北朝南,三門五樓結構,由81塊花崗巖雕刻鑲嵌而成,上有“五代同堂坊”“圣旨”及龍鳳雕刻圖案,浮雕精美,古樸典雅。牌坊上刻有“七葉衍祥”四個大字,據說是道光皇帝手書的,意為“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一般我們所見的多為貞潔牌坊,而為五代同堂建造的牌坊還是第一次見到。牌坊頂部的圣旨十分顯眼,圣旨是什么?是一紙至高無上的指示,鐫刻在花崗巖上讓其永恒,讓人們記著皇恩浩蕩的威嚴。 此刻,我站立在建寧上坪村的古驛道上,仰望高聳的牌坊,想其五代同堂兒孫繞膝是一種怎樣的其樂融融。 今日的上坪村是寧靜的,走進村子深處,難見人影,在雨中,一座座全木結構的二層樓房屋把人帶到了久遠的年代,于是我明白了上坪村被列入“中國首批傳統古村落名錄”的原因。古村落越來越少,已成為一種標本、一種化石。有關數據顯示:從2000年到2010年,中國自然村由363萬個銳減至271萬個。10年時間,90多萬個自然村消失了。而傳統古村落已經到了像大熊貓一樣需要保護!當鄉愁成為一個時髦口號時,真正的鄉愁是什么? 站在空曠的大夫第廢墟上,依稀可辨當年的繁華。大廳有兩個天井,主屋兩側有旁樓,房屋數十間,四周是0.1米厚、4米高的圍墻。來到古香園,這是一座私家花園。園中有一軒一臺一池的遺跡,占地約十余畝,回廊曲折,亭臺樓閣隱沒于花叢之中,一點都不遜色于江南園林?;氖徚说墓畔銏@,枯藤野草爬滿了院墻,池塘長滿荒草,殘墻頹敗,看了叫人心酸。滄桑寂寥的村落,凝結著深沉的鄉愁。 從古香園背后穿插過去就到司馬第,司馬第也只僅存門樓,兩邊已建一色木屋民居,中間一小街,牌樓前有一古井、一小巷。在其中的楊氏后裔大廳里,我們見到了四塊大匾————“歲進士”“孝友可風”“樂善好施”、“詒香草堂”。大匾上的字蒼勁飄逸,均是朝臣所贈,匾的制作工藝也是堪稱一流。 行至村邊,有一條小溪流載著秋水正款款而來,溪流邊上有一園,名曰“得水園”,想一想,不禁會心一笑,妙!這屋得水而得名,名副其實。走進得水園門樓,便見一幢二進木質結構的房屋,房屋的前廊邊上,建有美人靠,這美人靠在上坪村的許多房屋都能見到。進入房屋,房梁花窗上都是精美的雕刻,雕工精湛,以此足見主人的富有。 上坪村是可以細細品咂的,這樣匆匆走走看看,不過癮,可以再來品讀。在福建,像這樣保持完整的古村落已經不多了,但愿不要成為古村落的最后挽歌…………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