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月十五鬧元宵。最喜歡一個“鬧”字,仿佛突然間春光爛漫、蜂飛蝶舞,世界一下子喧騰起來。人們用“鬧”的方式,既為“年”做一個隆重的收梢,又是對春的喜慶迎接,所以,大家載歌載舞,無比歡欣。 我的家鄉,每年元宵節都會有踩高蹺、鬧花燈、舞獅子、唱大戲等娛樂活動。 我最喜歡的就是踩高蹺,喜慶詼諧,充滿了鄉土氣息。平日里在田間地頭勞作的嬸子大娘、叔叔大伯們,紛紛穿上了戲裝,濃妝艷抹,踩起了高蹺。我們孩子們站在街邊,辨識著那位扮成白蛇的嬸子是誰,扮成唐僧的大叔又是誰,最有趣的是一位大爺男扮女裝,扮成丑婆,惹得我們哈哈大笑。高蹺隊在鑼鼓镲聲中穿街而行,隊伍中的各種角色盡情展現著他們的才藝,有的邊跳邊唱,有的邊跳邊進行著滑稽表演。還有高蹺高手會表演鷂子翻身、大劈叉等高難動作,驚得我們目瞪口呆。這些人平日里深藏不露,不知什么時候修煉得如此了得的功夫。 最富有詩意的活動是鬧花燈。元宵佳節,煙花盛放,花燈繽紛,宛如人間天堂。不論城市鄉村,到處都張燈結彩。人們聚到一起,觀花燈,猜燈謎。“滿城燈火耀街紅,弦管笙歌到處同。真是升平良夜景,萬家樓閣月明中。”鬧花燈是全民的集體狂歡,也是我們民俗中最精彩的部分。 作家汪曾祺說:“民俗,是一個民族的集體抒情詩。”元宵節這首抒情詩,以喜慶為感情基調,以狂歡為韻腳,以鬧花燈這個章節把全詩推向高潮。據《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每逢燈節,開封御街上,萬盞彩燈壘成燈山,花燈焰火,金碧相射,錦繡交輝。京都少女載歌載舞,萬眾圍觀。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燈燭齊燃,鑼鼓聲聲,鞭炮齊鳴,百里燈火不絕。”鬧花燈場面之壯觀,可見一斑。 從古至今,所有的節日里,恐怕只有元宵節有如此盛況吧。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相簇相攜。如此良辰美景,繁華盛會,誰不出來觀花燈呢?玉壺流光溢彩,魚龍飛舞盤旋,歡鬧聲聲,光彩點點。熙來攘往的人群笑語喧嘩,千姿百態的花燈讓人目不暇接,鼓聲簫聲響作一片。普天同慶,每個人都沉浸在歡樂的海洋里。 元宵節除了踩高蹺、鬧花燈,還有舞獅子、唱大戲等娛樂活動,同樣是以“鬧”為主。人們把對生活的熱愛和憧憬,用“鬧”的方式呈現,“鬧”得紅火火、歡騰騰、喜洋洋。 紅紅火火鬧元宵,歡歡喜喜迎春來。歡笑聲中,美麗的春天在前方招手了。喧鬧落幕,繽紛春色就登場了…………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