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的一天,我站在老家一處田埂上,煙雨中幾樹梨花燦爛綻放,如白雪一般,帶著鄉村田野的芬芳,讓人癡,讓人醉,不由地想起黃山谷,想起花氣薰人帖。 花氣薰人欲破禪,心情其實過中年。春來詩思何所似,八節灘頭上水船。 元二年(1087年),一個帶著春天氣息的花籃,動了黃庭堅的禪心。 今天,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這張三四十公分的小紙片,隱藏著黃山谷的許多無奈。是年,他與蘇軾、張耒、秦觀、晁補之、米芾、李公麟等十六人詩書唱和,史稱“西園雅集”。李公麟的《西園雅集圖》,記錄下了這一次空前的名士大聚會。召集人是駙馬王詵,王駙馬組織這個聚會有著自己的小算盤,他想在山谷道人酒喝高時提出要與這位江西詩派的祖師爺進行詩詞唱和,成就文壇佳話。 黃山谷酒醒了,駙馬爺的唱和詩已送至府上,以大詩人的眼光,實在難以恭維啊,怎么唱和?吹捧吧,那不是山谷風格,實說吧,怕得罪駙馬,這事讓黃山谷很為難,一拖再拖。王駙馬也非等閑之輩,他從山谷的詩文中觸發了靈感,那就是山谷喜花尤其是蘭花,《書幽芳亭》有句云:“士之才德蓋一國,則曰國士;女之色蓋一國,則曰國色;蘭之香蓋一國,則曰國香。” 王詵想到了辦法,在春回大地時,他精心做了個大花藍,插上五彩斑斕的奇花異草送到黃山谷府上。也許就有花期正在春天的蕙蘭。花氣襲人,他忽然覺得很感動,為花,為春天!詩興似乎點燃了,真要寫出來,卻又像一層一層逆水的灘頭,船要上行,何其艱難啊。 八節灘,在河南洛陽,白香山《開龍門八節石灘詩》二詩前有序云:“東都龍門潭之南有八節灘、九峭石,船筏過此,例反破傷。舟人楫師推挽束縛,大寒之月,裸跣水中,饑凍有聲,聞于終夜…………極言八節灘水之湍急,行船之險,船夫之苦!” “書初無意為佳乃佳”,感動之下,黃山谷一揮而就,天然去雕飾。花氣薰人帖就這樣誕生了!這可不單單是詩,更是件草書杰作。一種無形的魅力,讓這張小紙片逃過戰亂,躲過人間風雨,將數百年前的春光展現在世人眼前。透過發黃小紙片,戴著短檐高筒帽的山谷道人慢慢踱了出來,感受他天馬行空了無蹤跡的書法線條,如大雪后的樵夫履痕,待仔細尋辨,轉眼又微雪飄飄,似有還無。 此帖無印無款,是附在元二年(1087年)寄揚州友人王鞏二詩之后,前有識語:“王晉卿(詵)數送詩來索和,老懶不喜作,此曹狡猾,又頻送花來促詩,戲答。”直說駙馬爺狡猾,真是天真可愛,正如宋人小品,爛漫無邪。東坡戲說山谷字如死蛇掛樹,實是入木三分。蛇死了,并不軟綿綿一垂到底,因了骨骼的支撐,顯出另一種轉折提按的力度。 山谷道人絕沒想到,這首小詩被錢鍾書在《圍城》中幽了一默。方鴻漸被鮑小姐香水薰了一夜,到了蘇小組的客堂,看到沈子培的花氣薰人欲破禪條幅,聯想到和尚們聞花香壞了修行。說了句經典的話:“…………就已犯戒,與吃葷相去無幾…………” 彼時北宋黨爭一直在激烈進行中,但更像是頂級文人的意氣相爭。黃庭堅因追隨蘇軾而被列入舊黨,但他一心追尋佛老,對政治紛爭并不用心,不過是文化追隨下的不幸卷入。雖為舊黨,但對新黨領袖王安石,他評價其人品說:“觀其風度,真視富貴如浮云,不溺于財利酒色,一世之偉人也。”黃山谷是正直的,有極高的人格魅力。他膩煩了那些紛爭,轉而濡染禪學,想用道家思想求得精神解脫,做一個純粹的文人。 “北風不惜江南客,更入破窗吹客衣。”樹欲靜而風不止,元二年的一陣風,拂過中年黃庭堅的心情。來也淡淡,去亦悠悠。 那天下雨,61歲的黃庭堅將兩腳伸出欄桿外受雨,對身邊的朋友說:“吾平生無此快也!”不多時就突然死了,這是一個愛花、愛春天詩人的死法。 (謝春武 作者單位:閩西監獄)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