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清明。 我在親人墓前,點燭、上香、獻花…………眼前浮現出她們————我的祖母、外祖母的音容笑貌,善良慈愛,觸手可及,仿佛她們從未走遠。 祖母,出身文儒坊的書香閨秀。童年時,我常回祖母家過寒暑假。按照“祖訓”,我每天要背誦一篇古詩詞,或論語章節等,還得臨摹《九成宮醴泉銘》等書法,做詩書氣華、墨透生香之人。若沒有日事日畢,就不能吃飯,甚至要面壁罰站。而外祖母,來自上杭的商家碧玉。她一直與我們一起生活。在“文革”年代,她跟隨我們“走資派”家庭下放到閩北山區。面對艱苦生活,她在院落空地上搭建禽舍,飼養雞鴨和兔子,聊補自給養家。那時,我正值少年發育期,她見我瘦弱單薄,每天為我變著花樣做蛋吃,雖然花樣不斷翻新,但久食也會膩的。她便瞞著我們,悄悄地將雞鴨蛋拿到自由市場上賤賣,掙錢買人參口服液等保健品,給我增加營養。 記憶的葉片紛紛飄落,疊印出數不清的深色畫面。祖輩的慈愛如雨后的陽光凸現出來,溫暖立刻彌漫了全身。我試著用詩的觸角感知她們。我凝視不遠處郁郁蔥蔥的樹,它們一派安詳地沐浴在陽光中,令人展開無限遐想。 像那一棵榕樹。披一身青綠,撐一地濃陰,有“濃陰復地,翠氣接天”之勢,安安靜靜地生長在每個人的視線中。細密的葉片,柔軟的枝條將她的整個身子都掩沒了。雨天,她擋風;晴日,她遮陽。她的普遍導致了她的普通。沒有花的芬芳,沒有果的誘惑,而她天性的安靜又使她樸實無華,默默無聞。在漫漫旅途中,能有幾人會因為一棵榕樹的突然出現而駐足慨嘆?只有當對綠的渴望時,才會回頭尋覓。 那么,祖輩的愛,生而為一棵榕樹。 像那一棵橄欖樹。她的軀干生來與粗壯無緣,春天里她靜立一隅,生一樹小小的葉片,挑一枝淡黃的星樣花朵,似清妝肅立的女子,修長的身材很讓人擔心,讓人懷疑那樣甘甜綿長的橄欖是不是這樣的軀干捧出來的,然而不可置疑,秋時掛滿枝頭的青果,沒有人否認那是她苦心凝聚的愛之甘香,穿越寒暑,引著漂泊的游子不遠萬里,叩響家門。那么,祖輩的愛,生而為一棵橄欖樹。 面對一棵樹,榕樹或者橄欖樹,或者其他某一種樹,我意識到自己正被包容在祖輩的愛心之中。 面對一棵樹,在接受她的濃陰的慰藉之后,在歆享了她生命的果實之后,我要為她做點什么呢? “愛出者反愛,福往者福來”。 面對祖輩的愛,正如面對一棵樹,我心清似水,傾聽葉落化春泥更護花的聲音………… (劉明 作者單位:福州市公安局)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