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技術和移動終端的普及為短視頻的形成奠定了客觀堅實的基礎;新時代對于個性表達的追求和獨特的社交心理為短視頻的火熱提供了廣闊的窗口;碎片化與私人化趨勢的日益顯著讓短視頻平臺愈加符合廣大用戶的生活習慣…………失速奔跑的短視頻逐漸暴露出了自身發展過程中的灰色地帶,其中,著作權侵權問題顯得尤為突出。本文通過對短視頻作品和著作權問題界定概念,引用案例進行分析,并劃清權利的保護范圍,希冀規制短視頻著作權的侵權現象,為短視頻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有益建議。 一、短視頻作品概念的界定分析 抖音、快手、美拍、梨視頻等短視頻騰空問世,并以摧枯拉朽般的速度占領了數據網絡的峰頭。毋庸諱言,短視頻平臺應運時代大勢,迸發出磅礴的發展潛力。所謂短視頻,通常是指能夠通過移動智能終端的功能實現快速拍攝和美化編輯,總時長不超過15分鐘的視頻,實時分享于社交媒體平臺上的一種無縫對接的新型視頻形式。 二、短視頻作品的著作權保護現狀 根據第47次《中國互聯網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至2020年12月,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達到8.73億,占據整體網民的88.3%。作為新興事物的短視頻,在急速發展的同時,也不斷暴露出諸多的隱憂,其中涉及著作權的侵權問題尤為突出。 短視頻成為侵權的重災區。自2018年以來,針對短視頻平臺企業存在的突出版權問題,政府部門的監管力度不斷增強,相關行業組織也相應開啟了自我規范與約束調整:國家版權局部署安排“劍網2018”專項行動,約談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企業,下架數萬部短視頻作品;為了嚴控傳播侵權作品,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也緊急發布了關于規范網絡視聽節目傳播秩序的通知;中國網絡視頻服務協會甚至還下達了短視頻內容審核的規范準則。除此之外,為了更好整頓短視頻著作權侵權的噴井式濫象,2020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3次會議還通過了《著作權法》修改決定,該法將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力圖解決原先難以涵蓋、界定清楚新形式的司法實踐問題。新修改的《著作權法》主要有以下幾點變化,一是在保留獨創性標準的前提下,將“作品”定義從“可復制性”變成“以一定形式表現”,對保護的著作權作品的界定范圍更寬泛;二是將類型從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修改為“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賦予了法官更充分的自由裁量權,能讓法官在面對層出不窮的新形式作品時結合其具體特點和技術時代性做出判斷;同時,該法還明確確定了短視頻為作品,但需要法官判斷短視頻在視聽作品中的歸屬問題。總而言之,一方面,新法提高了法官的自主性,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增添了法官對于案件對象的判斷難度,這也是伴隨數字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時值世界知識產權日和新修改的《著作權法》生效之際,2021年4月9日晚,影視公司、行業協會以及視頻平臺等70余家機構發布了聯合抗外的聲明,呼吁短視頻平臺和運營者注重版權保護,尊重原創。在這份覺醒的聲明號召下,接連數位一線演員、明星也隨后紛紛表示強烈抵制未經授權使用影視作品的立場。這無疑為長視頻的維權之路吹響了前進的號角。 三、典型案例————谷阿莫被告侵權案 在網絡短視頻風生水起的時代,許多人準確把握住風向標,開始在微博上上傳短視頻。因電影解說短視頻而爆紅的谷阿莫,就是眾多短視頻博主中的佼佼者,他十分擅長將幾小時的電影濃縮成短時間故事。自2015年起,谷阿莫憑借自己的“X分鐘帶你看完XXX電影”迅速在微博上爆紅,其目前在微博上的粉絲量1245萬,每部短片點擊量都能達到百萬以上,在YouTube亦有超過百萬的驚人訂閱量。然而,在2017年4月,三家影視公司(又水整合、得利影視、KKTV)控告谷阿莫侵犯了他們的電影著作權。后來,迪士尼公司與車庫公司也紛紛加入維權控告谷阿莫的隊伍。他們聲稱谷阿莫的重制行為嚴重影響作品的完整性,曲解其主旨內涵,通過碎片化的搬運、剪輯,侵犯了影視原創人的合法利益。 四、規制網絡環境下短視頻著作權侵權的建議 根據上文提到的近幾年來爭議代表性最大的一起短視頻著作權侵權案————谷阿莫事件,我們深知短視頻作品在著作權法保護領域中的特殊性和復雜性。隨著近代社會膨脹式的擴展,科技賦能產業的趨勢愈發凸顯,各國亟需對保護著作權,特別是網絡環境背景之下的知識創新與傳播進行不斷的立法革新和完善。 從理論上,以谷阿莫被告侵權案為例,在定性谷阿莫事件為著作權侵權表達還是二次創作————戲仿的一個重要界限:即合理使用的規定。目前,海峽兩岸的現行法律制度對于“滑稽戲仿”和“著作權侵權”的行為概念,還無法作出明確的區分,就合理使用制度而言,每個國家的標準都不同。國際上公認的標準主要有“三步檢驗標準”和“四要素檢測法”。而合理使用制度的審核標準只能是在宏觀角度上為法律案件提供借鑒,卻沒辦法進行細化的規制和實質性指導。但我們通過上述分析和國內外司法實踐的對比其實不難看出,無論是何種合理使用規則,二次創作短視頻都很難完全納入其 “保護傘” 之下。其實這是一個利益的博弈:一方面,當該領域缺乏知識產權的管制和保護時,原創影視作品將極其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盜竊,直接影響到創新創作者的激情和動力,而且考慮到目前長視頻走訴訟維權所面臨的取證難、周期長、勝訴賠償與成本的不相當性等艱巨困境,不利于創造性成果和文化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不能否認二次創作具備一定程度的獨創性,其存在符合法律和政策追求的文化繁榮導向,因此如果過分管理和壓制時,亦會使優秀的文化作品的流通受到阻礙,合理使用規則也就形同虛設了。所以,筆者認為,使二次創作的短視頻侵權問題得到事先規制是一明智有效的方法。 在實踐中,首先,針對新法大幅度提高法定賠償的上限,司法實踐中也應積極響應國家對于保護著作權的這一價值傾向,至少在賠償金額上給予被侵權人相應的補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發揮對侵權人懲罰的功能。其次,由于網絡環境虛擬人格維權的特殊化,相對于事后的救濟措施,我們應更為注重事前的預防之策。作為巨大盈利體系的短視頻媒體平臺,理應承擔與其成本利益相匹配的義務責任。例如,平臺在短視頻上傳時對用戶有盡到相關法律責任的注意和提醒義務;同時應增強技術革新,推廣內容識別審核技術的應用,對于黃賭毒、嚴重侵權和危害社會和諧穩定內容的視頻進行及時的刪除和下架;另外,根據我國《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第對網絡服務提供者規定的“避風港規則”和“紅旗原則”可知,占據控制地位的短視頻平臺更應當擔負管控的職責,具備充分理性的認識,并非在所有情形下,網絡服務提供者都可以享有責任的免除。以“雅虎案”和“百度案”的案例昭示,在某些情形下,法官可以認為網絡服務提供者明知或應知其所鏈接的內容存在侵權事實,如果網絡服務提供者視而不見,違背作為善良誠信之人維護網絡環境的準則宗旨,則要與內容上傳者承擔共同的侵權責任。 五、結語 短視頻行業繁榮景象背后頻發的著作權版權侵權亂象引發了社會各界廣泛的關注。既要把握短視頻這一新興行業的與眾不同的特點,因地制宜地結合著作權法的相關保護要求,又要學會運用經濟學的原理,借鑒國內外成功案例的典范,未來甚至還可以考慮引入區塊鏈、智能合約等形式搭建技術層面的屏障,在促成短視頻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同時,還網絡環境下的著作權保護領域一片清新野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協調好著作權人的切身價值,同時又不失對傳播和二次創作的新形式自由表達的尊重與支持。 [參考文獻]: [1]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 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102/t20210203_71361.htm,2021-02-03/2021-03-23. [2] 吳漢東.著作權合理使用制度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1. [3] 阮開欣.從“谷阿莫”案看戲仿的版權限制「N」.中國知識產權報, 2017-05-12(010). (廖晨希 西南政法大學 國際法學院)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