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書香中呼吸》 何況 著 廈門大學出版社 坐擁書城,在書香中歡暢地呼吸,體驗著讀書的樂趣,這是何等美妙的事情啊。廈門市作協副主席何況先生,就是這樣幸福的人,他以謙卑向學之心,每天都沉浸在濃郁的書香之中,讀書撰文,給如我一樣的書蟲們帶來了厚重精美的精神大餐————《在書香中呼吸》。 這是一本讀書隨筆集,由廈門大學出版社2020年5月推出。在書中,我們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書香。是呀,對一個熱愛讀書者而言,每天都讀一點書,歡暢地呼吸著清新濃冽的書香,與那些無緣結識的圣哲先賢對面而坐,促膝而談,如此溫馨而快樂,何嘗不是一種難得的幸福呢。 一個人堅持讀點書并不難,難的是把自己感受到的讀書之樂分享給朋友們,讓更多的人去體驗讀書的美好。何況做到了,他既讀且寫,把讀書的快樂、美妙,以文字的方式呈現出來,分享給讀者。英國作家黑茲利特說:“書香輕拂沁心靈,詩行輕滑滲血液。青春時所讀之書,垂暮時依然會回想,仿佛就在身邊發生。書籍物美價廉,我們就在書香中呼吸。”這段話,實實在在地道出了讀書的美好。 古人也說:“開卷有益。”打開一本書,讀出它的好處,批評它的不足,這就是何況所理解的“開卷有益”了,這一點,與古人所倡導的“不動筆墨不讀書”何其相似乃爾!這本書收錄了何況所撰寫的讀書隨筆80多篇,以“這些人”、“這些事”、“這些書”分為三輯,書事書人,書情書色,貫穿其中的是那份永遠不變的濃郁的書香。何況不僅愛讀書,而且善讀會讀。他讀了那么多好書,樂在其中,還把讀書的心得寫出來,分享給大家,這是很難得的一件事。軍旅作家朱向前在為本書所作序言中指出:“何況的書話,往往能見幽發微,觸類旁通,略略歸納提煉,便舉重若輕地將全書的主旨或特色,結合自己的心得合二為一地傳遞給讀者,使人掩卷之余,如聞書香裊裊,更欲一探究竟。”這也是我特別喜歡何況這本書的原因。 讀《與王蒙的兩次合影》《送余光中先生登機返鄉》等篇,我們發現,何況先生也是“追星族”,不過,他所追逐的并不是那些演藝界的明星大腕,而是文化之星、文學之星。在書中,他坦言,自己也曾多次追著這些文化之星、文學之星索取簽名書的事,這正是讀書人的可愛之處呢,“親其師,信其道”嘛。 何況善讀樂寫,分享讀書樂趣的同時,他時時關注著當下,關注著故鄉和身邊所發生著的文化、文學現象,并熱情地為他們鼓與呼。在為《廈門優秀文學作品選·散文卷》所寫的序言《廈門新興的散文風氣》中,他分析了廈門散文創作的優勢后深刻指出,作為一個前沿港口城市,廈門還缺乏更優秀的能夠躋身全國散文第一方陣的大作家的出現,這不能不說是廈門散文界的一點缺憾。“一個時代的文學作品,一定要對當下發聲,否則就是畫上繁花不留香。”何況清晰地認識到了這一點。他祖籍安徽婺源,雖客居異鄉,但時時關注著故鄉文藝界的動態,故鄉哪怕一點點進步和變化,他都會傾注關切的目光。他積極為故鄉的文藝創作點贊,為《婺源文藝界當代人物志》作序推介,為故鄉的文化建樹做著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 何況透露,自己是“上班族”,八小時以內工作繁忙,更不允許分心走神,他的這些讀書隨筆,都是在業余時間寫成的,更見其難得。本書第三輯“這些書”的篇幅遠遠超過了前兩輯,可見他讀書的熱情和持久。我們與其說他在讀書,不如說他在讀人,他在關注著書背后的每個人。我想,何況如此用心,這份書香,會傳得更為久遠。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