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7月21日訊 足不出戶、動動手指,每天只要在網上“買買買”就能賺取高達幾百元的傭金,這樣“天上掉餡餅”的好事讓不少想做副業(yè)的“寶媽們”心動不已。然而,她們萬萬沒想到的是,這樣的“美差”卻是徹頭徹尾的兼職刷單詐騙,深陷其中不僅不能賺到錢,反而將蒙受巨大損失。 日前,安溪縣公安局祥華派出所民警奔赴安徽蕪湖,將3名涉嫌刷單詐騙的犯罪嫌疑人抓獲,成功破獲一起跨省利用刷單返利為誘餌進行網絡詐騙的案件。 受害人與騙子的聊天記錄 為賺“奶粉錢“ 兼職刷單被騙近三萬 4月24日14時許,家住安溪縣祥華鄉(xiāng)珍山村的劉女士來到安溪縣公安局祥華派出所報案,稱其在某兼職刷單網站進行刷單賺取傭金時,被騙了29800元。 “平時主要在家?guī)Ш⒆樱臻e時間比較多,因此我便想著找點兼職,賺些奶粉錢,沒想到一下子掉進了刷單騙局……”回想起被騙經過,劉女士懊惱地說。一開始,她是在某短視頻平臺上看到的刷單廣告,“高返利、高傭金、在家就能做,時間自由……”對方的每一句廣告詞都深深擊中劉女士的內心,沒有太多的遲疑,劉女士便和信息發(fā)布人“王姐”取得了聯系。 隨后,“王姐”向劉女士介紹了運作規(guī)則,和大多數刷單平臺一樣,劉女士只要接下任務,購買平臺上的商品,就能在支付成功后連本帶利獲取本金和傭金,操作非常簡單,只不過,平臺上的商品單值都比較高,任務完成并不輕松。 提現申請被拒 方知陷入刷單騙局 “平臺上的傭金動輒上百元,很有誘惑力,但是需要刷單的‘商品’單值也很高,基本上都是幾千元的產品。”劉女士說,她也產生過懷疑,但對方輕飄飄的一句“正是單值高,買的人少,才需要刷單”,便打消了劉女士的疑慮。 隨后,劉女士開始了刷單之旅,上千元的飛機模型、近兩千元的茶幾……劉女士沉浸在“買買買”的快感之中,而且回回都是數十單的“大手筆”。在刷了數單后,劉女士發(fā)現銀行卡上的錢所剩不多了,此時劉女士一算,竟產生了近千元的傭金,滿心歡喜地想把錢提現出來進入新一輪的“滾雪球”中,而此時對方也露出了真面目。單號輸錯、無法提現、賬號被凍結需要交保證金……對方以各種理由拒絕劉女士提現的申請,并變著法兒地要求劉女士繼續(xù)往賬號里打錢。 劉女士幡然醒悟,意識到自己掉入了刷單詐騙的陷阱,而此時,她已經損失了29800元。隨后,劉女士向警方報了案。 民警向受害人講述刷單類詐騙特點 騙子消失不見 民警查到賣卡嫌疑人 接到劉女士報案后,安溪縣公安局祥華派出所立即組織警力,對該案件進行偵辦。然而,在發(fā)現劉女士起疑后,騙子已早早切斷了和劉女士的全部聯系,消失不見,案件偵破一度陷入了僵局。 “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得手后立即銷聲匿跡,這正是電信網絡詐騙中嫌疑人的特點。”負責偵辦的民警說道,“而此時更應該咬住案件,既然劉女士這條線斷了,那我們就往資金的流向查一查!”功夫不負有心人,民警順著劉女士轉賬的銀行卡,查到了涉嫌賣卡給詐騙分子的賈某和汪某。發(fā)現了賈某、汪某蹤跡的民警沒有打草驚蛇,而是靜靜觀察,看能不能釣出“大魚”。 出現8元轉賬 民警跨省抓獲嫌疑人 “得益于全國斷卡行動的持續(xù)開展,今年來詐騙分子收卡的難度很大,一旦發(fā)現手上的銀行卡還能使用,詐騙分子是不會輕易放棄的。”辦案民警說道。果然,一個多月后,賈某的銀行卡上突然出現了一筆8元錢的轉賬。 “這很有可能是嫌疑人在試探,該銀行卡是否已經被凍結了!”對該案緊咬不放的辦案民警第一時間發(fā)現了這筆轉賬,隨后立即與安徽警方取得聯系,對嫌疑人展開布控。果然,在7月初,賈某和汪某再度在安徽蕪湖現身,并且此時他倆身旁出現了一個陌生的身影,他就是警方此次的目標——詐騙嫌疑人錢某。 7月7日,在經過充分的調查后,抓捕時機已至,民警不遠千里來到安徽省蕪湖市鳩江區(qū),正式對這伙詐騙分子進行收網。當天中午11時35分許,民警追蹤至嫌疑人藏身的出租屋,在偽裝成外賣人員騙取嫌疑人開門后,迅速撲進出租屋內,順利將三人抓獲。 3名犯罪嫌疑人落網 經審訊,賈某、汪某對將銀行卡賣給錢某進行電信網絡詐騙的行為供認不諱。 目前,3人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提醒:“刷單”屬于違法行為! “刷單”是違法行為,其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的“公平、誠信”原則;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所規(guī)定的“網絡刷單行為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違反了經營者履行如實告知的義務”;違反了《網絡交易管理辦法》中所規(guī)定的“網絡經營者、有關服務經營者銷售商品或者服務不得利用網絡技術手段或者載體等方式,從事以虛構交易、刪除不利評價等形式,為自己或他人提升商業(yè)信譽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一經定罪,將來找工作、交朋友都會受到影響。“刷單”的個人或團體,如果因此造成消費者損害,也應當與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本報記者 葉華南 通訊員 陳家緣)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