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是有靈性的。 和一座山相處久了,便似老朋友,彼此之間會有感知、有情誼、有依戀。 古代文人墨客,大都與山有著不解之緣。例如李白“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王維“西岳出浮云,積雪在太清”、蘇東坡“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歐陽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大山里成長的孩子,對山總是愛得深沉、愛得執著。足跡遍布大江南北,總想要領略大山的風采,醉心于登頂的快樂。我所見過的,最純美的莫過于長白山了,曾經在零下10℃的時候登臨長白山頂,看那皚皚白雪晶瑩剔透,銀裝素裹與深蔚藍天交融在一起,形成無比純凈的琉璃世界,美得幾乎讓人忘記了呼吸。登過最險峻的當數華山,其山似刀劈、壁如劍削、雄渾粗獷、大氣磅礴傲立天地間,特別是蒼龍嶺、千尺幢、百尺峽、長空棧道等天險,山勢峻峭、道路狹窄、下臨深谷萬丈,令人手顫腿軟、膽戰心驚,不得不折服其“奇險天下第一山”的威名。最為雋秀的,便是三清山,經艱難攀登,屹立峰巔,只見千姿百態的峰林,玲瓏精巧,似雅致的山水盆景次第推出,如巨蟒出山、猴王獻寶、老道拜月、神龍戲松等景致,令人稱奇叫絕。一路上蒼松翠柏,豐姿卓約,其時恰逢晚冬時節,樹枝上彌漫著霧淞,在陽光的照耀下,映射出璀璨的光芒,讓我們在應接不暇中,不由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最具人文氣息的,自然是五臺山,佛教將其定為文殊菩薩的道場,此山不僅五巒巍然、清涼宜人,更吸引人的是宗教文化底蘊深厚。五臺山寺廟最鼎盛時達到三百六十多座,青廟(漢傳佛教)和黃廟(藏傳佛教)比鄰和睦,人們誠服地將五臺山稱為佛國。置身其間,只見高山萬仞、凌宮羅列,禪意濃濃間,自身瞬間便心神安寧,內心坦然。還有玉龍雪山、峨眉山、普陀山、武夷山、梵凈山、龍虎山、阿里山等等,此生有幸結緣,已無憾矣。 祖國山河無限美好,但對我來說,最愛的還是閩西的群山。這里的山多為丘陵,海拔不高,體量不大,不如那些名山雄峻偉岸、聲名遠播,但也稱得上是小家碧玉,鐘靈毓秀,令我情有獨鐘。 冠豸山號稱客家神山,屬丹霞地貌,其平地兀立、層巒疊嶂、怪石嶙峋的風光,可謂美不勝收、令人陶醉,有“放大的盆景,縮小的仙境”“北夷南豸、丹霞雙絕”之美譽,我曾與冠豸山朝夕相處六年,在那青蔥懵懂的歲月,有歡樂、有喜悅,但也曾一度迷茫、消沉,倘遇挫折煩悶時,冠豸山便是我的避風港灣,有什么心事,可以細細地向大山傾訴。而冠豸山仿佛仁厚的長者,總是用寬闊的胸懷包容、撫慰著我,那青山綠水就似一劑心靈雞湯,把我的所有苦悶和不快都融化在他的懷抱里。離開冠豸山二十年了,可那里的一草一木、一亭一閣、一磚一瓦還是那么的熟悉親切,一刻都不曾忘懷。當冠豸山獲得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遺產等榮譽時,我發自內心地為之高興;當冠豸山因全國統籌,無緣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時,我同樣感到遺憾和難過。我與冠豸山的情緣,注定是難了的。 與梅花山我也頗有緣分,這“北回歸荒漠帶上的綠色翡翠”“動植物的基因庫”,山巒聳峙,層林疊翠,綠海無邊,常年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是休閑療養、戶外運動、陶冶情操的絕佳之境。曾經參加一些戶外活動組織,每年都把攀登梅花山主峰狗子腦作為“必修課”之一,那艱難跋涉、揮汗如雨的苦楚,征服頂峰之后的暢快,徜徉山水間的愜意,只有親歷者才能深深體會。有段時間,因工作關系常常駐留梅花山中國虎園,這里遠離塵囂,自得一片紛繁中的寧靜。沉浸在靜謐的夜晚,清洌的晚風、純凈的星空、輕柔的蟲鳴,能讓自己舒放身心,意韻自閑,這也許就是夢寐以求的世外桃源吧!晨起,清新甜潤的空氣撲面而來,漫步天訴池邊,只見薄霧縹緲,天鵝嬉戲,平靜的湖水倒映著青山綠樹,宛若碧玉,如逢冬季,可見梅花傲雪,如在夏季,滿山杜鵑浪漫,怎不令人發出“入斯佳境,復夫何求”的感嘆! 松毛嶺是位于長汀與連城交界處的一座英雄之山,這里山峰險峻,松林茂密,因而得名。1934年發生的松毛嶺戰役,是紅軍長征前第五次反圍剿在閩的最后一戰,也是異常慘烈的一戰。這一戰,數萬名紅軍戰士獻出了寶貴生命,為中央紅軍戰略大轉移贏得寶貴時間。八十余年后,面對這座處處埋忠骨的青山,我總是懷著無比崇敬和肅穆之情,松濤陣陣、山谷回響,仿佛重現當初紅軍戰士英勇殺敵的場景,令人感慨萬分。我總期盼著,能讓更多的人來松毛嶺聽聽當年的故事,瞻仰那不朽的豐碑,重溫那激情燃燒的歲月,這也是我一度的夙愿。 在閩西,親密接觸的還有梁野山、黃連盂、王壽山、茫蕩洋、雙髻山、將軍山等等,這里流傳著人與山的動人故事,不勝枚舉。 山有靈兮則情不絕。我癡愛著閩西的大山,愛那綺麗風景、綠意蔥蘢,愛那奇珍異果、四時花開,愛那古樸村落、敦厚民風.....深情的大山啊,有我童真的浪漫,少年的憧憬,青年的情懷,那里還有我長眠的親人,有我種下的萱草花。我相信,大山一定能感應到我思念的訊號,不然,它們為何總是闖入我的夢鄉,裝飾我的夢境! 人與山,聚依依,散依依,思漫漫、憶悠悠,就讓這份情緣,永久地庚續下去吧! (羅炳崇)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